四季度以来,兖矿能源杨村煤矿锚定煤质提升核心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品质管控为核心,深植“提煤质即增效益、保煤质即保生存”的发展理念,深化煤质管理体系,优化“产—销—检”全链条管控举措,营造“全员抓质量、全过程保质量”的浓厚氛围,持续提升煤炭“含金量”。

盯住“设计端” 拧紧“源头阀”
该矿坚持“煤质管控、源头先行”,在开采设计阶段统筹研判煤层地质条件与工作面实际工况,量身制定科学精准的煤质保障方案,从源头拧紧质量“总开关”。
生产过程中,严格把控采高参数,过断层期间精准控制飘刹刀角度以减少割矸量,针对顶板破碎区段,及时拉设超前支架防止矸石混入,同时优化放煤工艺,保障原煤品质。

根据煤质动态变化,实时调整采高与生产组织方式,坚决做到“不丢顶、不丢底、不留浮煤”,最大限度守住原煤质量底线。严格执行生产技术标准,精准调控截割层位与采高参数,最大限度降低割岩量,守牢筑牢原煤品质防线。
“在3336 轨顺联络巷掘进中,我们将坡度从5°优化至8°,进一步降低了割矸量。” 该矿掘进工区主管工程师田红亮介绍。他们持续优化生产布局、科学搭配开采方案,减少外来灰分与水分对煤质的影响,并指派专人对井下杂物、铁器管控及生产运输全流程开展不定时巡查,发现煤质隐患第一时间现场整改,提升煤炭产品质量与附加值。
激活“智慧链” 跑出“好效益”
面对原煤质量波动与销售市场低位运行的双重挑战,该矿秉持“智慧发运”理念,运用山能云商竞价平台系统,通过“多挂标、提频次”策略提升中标率,创新推行“多挂多发、多挂快发、协同发运”模式,让发运现场“跑起来、快起来”。1-9月,累计开展竞价99次,中标率达64.65%,溢价率71.88%,直接增效820万元,协同创效500万元,实现产销平衡。
“我们提前与客户精准对接,明确清洁运输占比要求,在燃油车与电车并行运输时,坚持电车优先,全力践行绿色发运承诺。” 该矿煤质发运中心党支部书记孟泽介绍。

围绕“绿色发运、快速发运”双目标,该矿进一步落实清洁能源运输要求,开通清洁运输专用通道,实施“优先进道、优先进场、优先装载、优先过磅、优先出场”的“五个优先”机制,提升清洁运输效率。同时统筹优化发运计划,强化现场管控,延长有效发运时长,确保“应发尽发”,保障客户运输秩序稳定。为应对冬季需求高峰,该矿召开四季度煤质发运现场调研会,提前敲定冬季保供专项实施方案,为保供稳价奠定基础。

严管“智控” 守住“品质关”
该矿深化煤质提升专项行动,加大白色垃圾、破旧网片、铁丝等杂物的清理回收力度,坚决杜绝杂物混入块煤,先后8次组织矸石中块煤(夹矸)专项挑拣,累计回收块煤(夹矸)约2000 公斤,实现“变废为宝”。加强与相关部室、区队的协同联动,修订完善《煤炭质量管理办法》,推行“煤质问责制”,对采掘工作面破岩、排水不规范及杂物混入等影响煤质的行为从严考核,从源头上杜绝煤质隐患。

为精准把控煤质,该矿实时跟踪井下生产动态,结合每日煤质监测数据,强化TDS智能选矸设备的巡检与维护,持续优化设备运行参数,提升设备“感知、分析、决策、执行”的智能化水平,提高选矸精度与效率。

同时,强化煤质采样、化验人员的专业培训,严格执行采样标准、规范操作流程,确保采集样本的代表性。煤质化验坚持 “当班采样、当班化验”制度,遇煤质异常情况,增加检验频次,为煤质管控提供精准数据支撑。1-9 月,矿井高硫煤发热量较去年同期提升255大卡,增幅9.87%,以稳定可靠煤炭产品锻造矿井效益“压舱石”。(林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