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鲍店煤矿通防工区紧扣“节支就是增盈、修旧就是创效”的核心理念,以“拧紧成本‘水龙头’,打好节支‘组合拳’”为目标,从细节入手抠效益,从环节发力降成本,通过全员参与、精打细算,让节支降耗成为全区上下的自觉行动,推动降本增效工作落地见效。
在日常检修工作中,该区严守“三能三不”原则,能修旧不换新、能自修不外修、能加工不外购,将节约理念贯穿设备运行维护全过程。从“水、电、油”等基础消耗入手,从“一颗螺丝、半根焊条”等微小部件发力,通过精细化管控实现材料利用最大化。在设备维修保养时,优先对旧部件进行拆解修复,在材料领用中,实行“按需申领、节余回收”制度,杜绝浪费现象,让“节约无小事”的意识深植每一位职工心中。
针对井下气控风门外购成本高、使用寿命短、维修费用大的痛点,该区主动攻坚,与厂家合作成立风门改进专项小组。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反复试验,采用新型高分子材料,成功研发出“高分子抗静电气控阻燃平衡风门”。该风门不仅具备抗静电、阻燃的安全特性,还将使用寿命较传统风门延长3倍以上,维修频次减少60%,每年可直接节约材料采购及维修费用10万余元,实现了“技术创新”与“成本下降”的双向突破。
挖掘潜力,通过修复和再利用提升效益。除自主创新,该区还深入实施“修旧利废”文章,定期组织技术骨干对更换下来的电气设备元件进行集中清理、检测与修复。对性能完好的部件,分类回收入库;对可修复的故障元件,通过拆解、打磨、调试等工序恢复功能。今年以来,累计自修各类阀门、电机、风机、风门、防尘气控箱等设备40余台次,节约材料采购费用10余万元,让“废旧设备”重新焕发生机,变“废”为“宝”创效益。
为进一步放大节支创效成效,该区还设立了“节约明星”评选制度,每月评选在修旧利废、成本管控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班组,给予物资奖励,激发全员参与热情。深化技术创新,针对防尘喷雾、瓦斯监测元件等高成本设备成立专项攻关小组,探索自主加工或改造方案,持续拓宽降本增效路径。完善材料管理台账,对回收修复的部件建立“身份档案”,详细记录修复情况、使用部位及寿命周期,提升循环利用的精准性与安全性,推动了工区节支降耗工作从“阶段性行动”向“长效化机制”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