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1日,主教学楼101会议室内气氛庄重热烈,教培中心职业技能培训部党支部“清风传家・正心铸魂——涵养廉洁家风、抵制特权思想”主题党日活动如期举行。党支部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齐聚一堂,通过理论学习、历史溯源、案例警示、交流研讨等多元形式,展开了一场深刻的廉洁家风教育实践,为作风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思想领航:理论根基筑牢廉洁共识
活动伊始,“第一议题”学习环节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论述,带领全体人员深刻领会“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的深刻内涵。随后,孙婷婷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展微宣讲,系统阐释其内在逻辑与重大意义,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的价值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高度契合,为新时代家风建设提供了丰厚文化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关乎党风政风,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廉洁家风绝非个人私事,而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室负责人在学习笔记中如是写道。理论学习环节为活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引导党员从理论高度把握家风建设的时代价值。
历史镜鉴:红色传承与古训警示双对照
在历史学习环节,活动通过“红色家风+古训警示”的双重维度展开教育。党支部书记带领党员们共同重温毛泽东同志的家风家教故事,从“恋亲而不为亲徇私”的典范中,感悟革命先辈严以治家、公而忘私的崇高境界,深刻体会“清白持家、简朴本分”的红色家风传承。
紧接着,“莫用三爷,废职亡家”这句清代官场谚语的解读引发强烈共鸣。党支部书记深入剖析:“少爷、姑爷、舅爷等亲属若凭借裙带关系掌权,极易因滋生腐败,最终导致‘废职亡家’的悲剧。”这一古训与红色家风形成鲜明对照,让党员们清晰认识到,任人唯亲、特权寻租是跨越时代的廉政天敌,必须时刻警惕亲属关系异化为权力寻租的“链条”。
警示反思:光影之中辨是非 交流之中明方向
警示教育环节以视觉冲击强化思想震撼。北京西山无名烈士纪念广场的视频画面,将隐蔽战线烈士“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奉献精神娓娓道来,让在场党员无不动容。而《沉默的荣耀》片段则带来强烈反差:蔡孝乾因生活腐化、作风不正最终投敌变节,吴石却在生死关头坚守“天下为公”的信仰慷慨就义。
两种人生选择的根本差异,在于家风修养与理想信念的天壤之别。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家风正则作风正。讨论交流中,党员们围绕“蔡孝乾特权思想表现?”“怎样培育清廉家风,有效抵御身边的特权隐患?”踊跃发言。入党积极分子结合祖辈“勤俭持家”家训分享感悟:“奶奶常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这种朴素理念正是抵制特权的家庭根基。”老党员则从廉洁从业角度谈起:“要管好身边人,更要管好手中权,不让亲情成为突破纪律的缺口。”三十余分钟的交流中,真情实感的分享让廉洁家风理念入脑入心。
长效部署:制度护航让清风常吹不止
活动尾声,该党支部书记对活动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提醒:“廉洁家风建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家风绝非个人私事、家庭小事,而是关系到事业成败、家国命运的大事。唯有将清廉勤俭融入家风建设,时刻以党的纪律约束自己,以‘尚俭戒奢’自觉规范言行,才能守住信仰的堤坝。”他明确提出三项要求:一是推动成果转化,将学习感悟融入日常工作生活,自觉做优良家风的传承者、实践者;二是深化制度学习,以制度红线筑牢廉洁防线;三是健全长效机制,中心将持续开展廉洁家风教育,把家风建设纳入作风建设常态化内容。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理论+历史+案例+实践”的立体教育模式,实现了从思想认识到行动自觉的深度转化。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家庭打造成廉洁自律的“第一防线”,以清廉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为职业技能培训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