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要从制度上营造‘创新=岗位员工的日常活动’的大环境,使创新创效的末梢神经延伸到区队、班组、岗位、个人。”兴隆庄矿以创新点燃发展的引擎,夯实大众创新、全员创效基石,让广大职工在创新的广阔舞台上大显身手,一股“创新潮”在这里激荡……
人才引擎 按下成长快进键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创新工作不是某一个人的事,不能靠单兵作战,集思广益才能想出更多‘金点子’。该矿充分发挥劳模工作室“1+1+N”孵化器作用。从劳模工作室领衔人作贡献,到工作室团队作贡献,引领全员作贡献。实施“自助式拜师收徒”双选双带双促进的培养激励机制,打破单位界限,鼓励青年自主寻师。金牌讲师团定期开展工匠大讲堂,理论培训、现场操作、案例分析、实训授课活动。实施“兴隆工匠”工程,开展“群星闪耀”练兵比武活动,已开展157个工种874场次职工岗位技能比武活动,参与人员达15464人次,在全矿形成了“全员大培训、全岗位大练兵、全工种大比武、人人争做工匠”的练兵比武热潮。矿井现有3263人取得职业技能资格,占全矿职工总数的63.3%,高级技师、技师365人,省部级及以上高端人才32人。大国工匠创新工作室先后被山东省人社厅确认为“山东省技师工作站”设站单位,首批山东省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试点单位,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单位。
群策群力 众人拾柴火焰高
该矿注重提高全员节约意识,在“思想挖潜”上下足工夫,通过班前会、集中学习会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引导职工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动员职工从自身做起,明确生产成本与企业效益和职工收入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节约每度电、每张纸、每滴油入手,不浪费一颗螺丝钉、一块木料、一滴水。扎实开展节支降本、修旧利废活动,大力营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浓厚氛围,使勤俭持家成为每名职工的良好习惯。在各车间班组设立废旧物资“淘宝箱”,为职工配备“节约包”,分拣、回收各类废旧材料、配件及管路,做到吃干榨尽废旧物资,切实将“变废为宝”、节支降耗的理念落到实处。
淘出的宝贝,怎样榨取其“剩余价值”呢?将生产一线上井的废旧设备,先进行筛选“会诊”,能用的再次修复利用,对于废旧物料,弯曲变形严重的,由大化小切割改料;锈蚀转不动的,润滑打磨修补。螺丝帽、卡子杆、连接盘凡是有修复价值的,按照“一个都不能丢”的原则,全部精挑细选集中返回车间“回炉”修复加工备用。例如把废旧工字钢加工制作铁枕,用废皮带加工挡泥板、皮带管钩等等,经过二次加工改造的废旧材料,“重生”后又都投入到了生产中去,最大限度的实现节支降耗。
大众创新 催生发展加速度
“标题要简明扼要,亮点要再突出一下……”这是该矿煤质发运中心“创新创效”竞赛活动推进会上,在听取完计划组路峰申报的《脏杂煤分类销售》项目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了讨论。类似这样的讨论他们已进行了5次,每次都是逐篇、逐句、逐字进行研读。之所以要下这么大工夫,为的就是将各岗点申报的“好料”打造成精品,再让这些精品“开花结果”创造出价值,服务于矿井发展。“原来都是一个人冥思苦想,如今大家一起把遇到的困难列出来,你一言我一语,点子很快就出来了,这种高效的团队协作让人感受到了创新工作带来的快乐。”职工郑邦楼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矿车整形机装置不但能将矿车变形部分整形,安全系数高,且操作简便,减少人员占用,较以往人工整形方式,效率提高5倍。锚杆钻机马达拆卸装置由传统的全人工拆卸钻机马达,改为机械式拆卸,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安全系数高,效率提高3倍。低防开关检修平台实现开关本体安放零触地,即减轻劳动强度、节约人工,又省时省力,方便快捷。液压把子实现电机对轮、轴承等拆卸机械化,省时省力,方便快捷,安全系数高……这一系列小改造、小创新,是广大职工聪明才智和创新潜能的展现,看似很“小”的举措,却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截至目前,共征集创新成果420个,经基层单位择优推荐、专业科室初审、矿副总复审、矿领导终审,评选出优秀成果376个,其中一等奖27个,二等奖49个,三等奖80个,纪念奖2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