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作面煤层厚度的不断降低,如何把生产人员从低矮的采煤面工作面解放出来,实现无人开采?已经建矿34周年的东滩煤矿给出了答案。
隆冬时节,天寒地冻,该矿井下43下02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却热火朝天。在四采南部回风巷集控中心,综采二区电工孙广柱按下一键启动按钮,皮带、转载机、运输机接连启动,采煤机司机赵磊在端头通过煤机遥控器进入记忆截割模式,采煤机按照记忆截割曲线开始自主截割,大大小小的煤块随着运输机奔涌向前,整个工作面中部区域无人作业、安全高效。
记忆截割、无人跟机、自动移架、自动推溜、远程操控……当这些“黑科技”照进现实,让赵磊赞叹不已。“平均采高1.9米,液压支架内高1.6米,一个班下来弯腰低头,腰酸背疼。现在好了,煤机自动截割,我只需要站在端头监护,简直太幸福了。”
赵磊工作方式的转变源自于技术的进步。伴随矿井开采年限延长,东滩煤矿优质资源逐步减少,薄及中厚煤层开采逐年增加。为解决这一问题,该矿积极推进43下02智能化示范型工作面升级改造,开展工作面中部区域内智能化无人工干预生产试验工作,成功打造“全程记忆截割+中部区域无人跟机+人工远程决策”的3人采煤工作面生产新模式。
据该矿智能化办公室主任张晨介绍,43下02工作面创新设置摄像仪旋转预置点角度,优化程序逻辑,实现煤机截割过程无缝隙监控。创新支架跟机仿人工推溜工艺,避免了以往跟机推溜出现急弯的情况,实现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产流程。创新支架控制器联控,确保无人化生产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对三角煤截割过程进行全面细致的规划,三角煤工艺段缩减至12个,煤机记忆截割缩减至22个工序,大大提高了采煤效率。
“从最初的50组支架范围开始试割,我们不断对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优化完善工作面无人化生产时,如何记忆截割的学习、远程监控、远程操作,真正适应无人化生产新模式。通过逐步扩大使用范围,最终实现了工作面中部区域无人化生产的目标。”综采二区区长李健介绍说,他们本着“职能相近、岗位叠加”的原则,不断优化岗位职能,达到了减人增效的目标。
目前,43下02工作面单班生产人员由16人减至3人,人工效率提升70%以上,支架跟机率、采煤机记忆截割率均达到95%以上,彻底把生产班员工从低矮的采煤工作面解放出来,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实现了安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性提升。
“无人则安”是愿望也是目标。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路上,东滩煤矿在一条从减人到无人的路上稳步迈进。近年来,该矿不断加大智能化建设力度,有序实施采掘、机电、运输、选煤等系统升级改造,8大专业23个智能化建设项目常态化运行,成功通过国家级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验收,实现了传统煤矿的颠覆性变革和智能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