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基层声音

杨村煤矿:“三式”联动 点燃新质生产力“引擎”

作者: 林枫   发布日期: 2024年04月03日

综合自动化调度平台彰显着“云端”智慧、小改小革热潮闪烁着创新之光、“金蓝领”人才培养工程回荡着由“工”到“匠”的蜕变声响……在生机盎然的春天,杨村煤矿发展新质生产的“引擎”正被悄悄点燃。

“智慧”式嵌入 为“新”提速

“我们把采煤机机身的三维标识卡从7个增加至8个,优化了拼接摄像仪与交换机接口,视频拼接更加流畅,画面质量更加清晰。”在杨村煤矿地面智能化集控中心,综采工区技术员郭宝旭正通过全景视频拼接系统随时观察4703薄煤层智能化工作面生产情况,并根据显示屏中的各项参数,对采煤机速度、滚筒高度等进行动态调整和远程控制。

今年以来,该矿树牢“智取未来”发展理念,以创新为驱动,坚持守正创新,加大数字化优化、信息化升级、智能化投入,进一步做到减人、增安、提效,实现绿色低碳开采目标,以“智”促“新”,引领生产方式转型变革,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基础。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该矿加大顶层设计,对4703薄煤层工作面智能化设备进行新一轮升级,随着设备的投入使用和生产工艺的提升,该矿记忆截割生产模式将被“终结”,采煤方式将以规划截割开启薄煤层智能化建设的又一个春天。

“数字化、信息化已覆盖了采煤、辅助运输、远程调度、数字化传输等多个场景。”在该矿调度指挥大厅,调度人员可以“图形工作站”的方式随时浏览各项安全生产数据和设备运行状况数据,并可利用在线储存及调看运行曲线、统计等功能,实现远程调度指挥。

无线通讯系统升级、调度通信系统升级改造、网络安全整体防护项目……该矿以加快推进智能化矿井建设为抓手,坚持以“大平台、大数据、云服务、群协同”的思路,以智能化、信息化、数据化、绿色化为引领,设计优化“智慧调度”新业态,信息化建设步伐走得坚定扎实。

2023年,该矿先后完成生产调度5大系统的改造升级,建成集监测、控制、管理一体化的综合自动化平台,形成全矿生产、环境、辅助等现场信息全面集成、基于矿级中央集控的自动化控制、多维一体融合监视、信息联动、数据分析、统一数据资源池、集中化权限管理、生产信息向移动终端推送等全套管控解决方案,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有效支撑。

“精益”式创新 为“新”聚效

“下一步,我们要按下技能创新和成果推广转化的‘快进键’,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增效提速。”该矿党委书记、矿长孙念昌说。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该矿孔令军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里热火朝天,机电工区“蓝天”QC小组成员们正在为新科技攻关项目争论的“面红耳赤”。笔者了解到,2023年,孔令军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共完成科技攻关6项,小改小革10项,再一次保持了机电大型电气设备“零”故障的记录,总体设备故障下降77.7%,并为矿井创造经济效益约37万元,丰硕成果让创新者们的热情加倍升温。

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在创新。该矿以开展自主改善为抓手,坚持“一切皆可改”的理念,用好生产过程全面诊断的“显微镜”和浪费识别的“放大镜”,开展“浪费识别课堂进科室下现场进一线”活动,精准识别自主改善切入点,立项精益改善项目,为技术攻关定方向、铺路子。开展自主改善评价会,复制推广精益项目经验,协商自主改善“良方”,搭建技术创新“跷跷板”,不断激活创新队伍的创造思维,挖掘技能人才的创造潜力。

该矿积极推进小改小革推广应用,加强资金、人才、技术的协同发展、资源整合,拓宽科技成果转化对接通道,通过“自主认领”“项目交办”等方式,及时将科技成果落实到单位推广实施,确保实现“技术复制”“就地应用”,加快推进成果转化,以“攻克一个难题解决一类问题”的“链式”效应,为点燃新质生产力的引擎聚效赋能。

该矿“杨村煤矿下组煤带压开采安全性量化判别研究”和“厚煤层综采工作面底分层限厚开采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两个项目成果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厚煤层综采工作面底分层限厚开采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分别获得2022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截稿前,笔者刚刚获悉,该矿《薄煤层精益高效开采,提高原煤生产能力》获得山东能源2023年度精益改善大项目二等奖。

人才“新范式”培养 为“新”聚能

在这里,解决“人才之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能量密码”。

“2024年,要让更多的职工实现由工到匠的蜕变,把技能人才放在解决矿井‘卡脖子’难题的‘阵地’中。”该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李勇说。

该矿坚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坚持“破旧立新”并重, 推动“31789”人才计划落地实施。今年年初,再次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政策和人才评价机制,不断提升技能技术人才薪酬待遇、拓宽晋升通道,提高“人才孵化”计划的吸引力,形成“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科技兴矿、人才强企”的浓厚氛围。

深化“金蓝领”人才培养工程建设,树立“阶梯式”人才培养基本思路,以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金蓝领课堂”为依托,高擎“匠心筑梦”精神,增强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通过“理论培训+实操演练+技能比武”的模式,强化技术理论培训和技能实操培训。该矿成立智能化攻关团队,开展智能化培训班,制定“智能化人才”培养计划,确保人才、设备、技能的“三提升”,有力掀起想创新者敢创新、能创新者多创新的浪潮。

同时,创新“师带徒”工作模式,实行师徒交叉式、专业叠加式“传经送宝”运行机制,多层次、多门类开展“传帮带”,助力职工实现跨行、跨界“完美转型”。制定“六个一”人才培养制度,实施“年有规划、季有目标、月有计划、周有任务”工作机制,严把“人才孵化”过程管控,共形成“一人一材”专项教材26套、“一月一计”培养计划286份、“一周一面”面授课程1100余次、“一月一考”月度测验10次,建立“一人一档”专项档案26组、“一人一志”手写日志78篇,职工实现由“专项型人才”向“多面型人才”转变,壮大了复合型人才队伍。2023年,获得高级技师资格、技师资格高级工和中级工资格共计35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