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兖矿故事

东滩煤矿打造工会生产保护新格局

王建  刘提  郭炳驰   发布日期: 2023年09月20日

近年来,东滩煤矿工会坚持以构建群众安全体系为发力点,以大力创建全员创新企业为落脚点,聚焦“主阵地”、畅通“主渠道”、唱响“主旋律”,实现了生产与安全同频共振、安全与稳产互促共赢。矿井先后被评为山东能源2023年全员创新企业、“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模范职工之家。

聚焦建功立业“主阵地”,打好“攻坚战”

纵深推进创先争优竞赛

围绕智能化建设、重大灾害治理、“两化融合”,该工会大张旗鼓开展“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等主题劳动竞赛。大抓基层基础建设,灵活开展岗位练兵、实操培训等小型多样的技能竞赛,促进了人人学、岗岗练、层层赛。今年“臻美东滩杯”首届全员岗位技能大比武活动,在兖矿能源5个竞赛项目基础上,延伸拓展27个矿级工种,组织发动482人参加岗位技术比武,以赛促学,磨练精兵。

为拓展职工发展新通道,该工会采取“双向选择”方式,打造从“1”到“1+1”“1+N”的人才培养模式。齐鲁工匠获得者潘兴波、兖矿能源劳模谢春雷等与职工签订“竞师学技”师徒合同,对职工目标化培养,快速传承岗位核心技能,着力打造技术熟练、素质过硬的职工队伍。2人在“华阳杯”第十五届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斩获二等奖、三等奖,5人在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中夺得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

做实人才成长多平台,该公司工会积极参与“31789”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工程,科学谋划人才“678+3”培养体系,打造六项识别机制、七步选拔程序、八大专业信息库,建立全流程成长档案、推行全方位挂职锻炼、实行全层次管理技术人员绩效考核,全力打通人才成长“快车道”。现已储备“80后”副科级及以上管理人员105人,其中“90后”11人,选聘井下区队主管工程师2人。

畅通群众安全“主渠道”,织密“防护网”

主动服务矿井发展大局

加强群众性宣传教育,该工会在打造有视觉的安全文化上系功夫,积极开展安全承诺签名、观看警示教育片和安全文化长廊巡讲等活动,培育全员安全价值观。创新开展“疼爱”痛感体验、伤残体验、蒙眼自救器、应急救援技能竞赛等互动活动,提升了职工的参与感。深推巾帼心向党、“安全文明和谐家庭”创建、“1+1结对帮扶”等活动,自编自演安全快板《安全架起幸福桥》等到区队班组进行巡演,安全女工协管员作用日益凸显。构建规范性管理机制,确保群防群治网络完善。每年对基层车间工会群监组织、协管组织进行充实调整,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点面结合、上下互动的群众安全组织网络。

规范完善职代会保安全工作机制,召开职工代表团(组)长和专门工作委员会负责人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全员安全生产与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对全矿劳动防护用品存在问题进行职工代表巡视,从资金保障、民生台账等多个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做好经常性监督检查,固牢紧实现场安全防线,修订完善群众安全监督检查及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建立每月一通报、每季一考核、每季一兑现、半年一表彰“四个一”考评机制。落实矿群监会月查、区队群监小组旬查、群监员班查的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坚持以“网、站、员”为主体,推行实施群监员下井前监督、工作中排查、上井后填卡汇报“三位一体”安全监督法。今年组织群众安全检查20次,查出问题205条,全部落实整改,为矿井发展筑牢群众安全防线。

唱响创新创效“主旋律”,吹响“集结号”

充分激发共建共享活力

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如何做到有效有力?该工会坚持“严进宽出、优胜劣汰”的原则,落实“控量提质、提档升级、分层管理”的思路,加强对已命名的工作室的动态管理,定期考核评比,不断提升工作室创建和管理运行质量。上半年完成48节专业授课,现场实操培训7次,切实将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成为职工成长的“大课堂”、技术创新的“孵化器”、成果转化的“中转站”。坚持将群众性创新创效工作作为矿井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2022年以来上报成果59项,受到兖矿能源表彰15项,获奖数量位居公司前列,产生经济效益6700余万元。对2023年上半年受表彰的47项获奖项目分类别分专业进行了推广应用调研,列出清单,明确成果推广工期,持续跟踪落实完成情况。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该工会高质量承办山东能源劳模宣讲报告会、兖矿能源党的群团工作推进会,扎实开展季度优秀职工评选、杰出青年技工评比等活动,推出60余个典型人物和群体。始终把服务关爱劳模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建立入户慰问与日常关心相结合的服务机制,扎实做好劳模健康查体、疗休养、困难劳模救助及劳模津贴发放等服务活动,在全矿形成了“尊重劳模、关心劳模、争当劳模”的浓厚氛围。(王建、刘提、郭炳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