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兴隆庄煤矿大国工匠创新团队宛如璀璨的星辰,闪耀着智慧与创新的光芒,以其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成就,为煤炭行业科技创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他们深知,创新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更是为了国家能源领域技术跨越式进步。在他们的身上,看得到团队协作的魅力,看得到改革创新的精神,看得到为国家能源事业默默奉献的担当。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山东能源集团“创造绿色动能、引领能源变革”的崇高使命,深刻诠释了“大国工匠”的精神内涵,谱写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创新画卷。
近日,山东能源集团第四届“感动山能” 人物(团队)评选表彰活动落下帷幕,兴隆庄煤矿大国工匠创新团队荣登榜单。
兴隆庄煤矿大国工匠创新团队由高兴亮、郭金陵、王小波3位“大国工匠”领衔,18个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共同组成。早在2011年,兴隆庄煤矿就专门聘请高兴亮当“教头”,把传承技艺绝活作为首要任务,倡导“精一、会二、学三”,实现了从“技能大师1人做贡献”到“1+1群做贡献”的提升。
近年来,该团队获得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18项,创造效益4300余万元。49项创新成果有效解决了节支降耗、工艺落后等问题,5项创新成果获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中国职工技术协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特等奖。4项创新成果在全国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中展出。《职工培训智能考核系统》入围山东省创新创效决赛成果展,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应用推广,为煤炭行业乃至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2年,以高兴亮、郭金陵、王小波三名“大国工匠”领衔、18个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为成员的大国工匠创新团队正式成立,并探索实践了一套科学化、系统化、常态化的典型培育选树、宣传推广工作机制,针对性打造年轻人才职业生涯规划,畅通管理、技术、技能人才三通道,持续推进“31789”人才建设落实落地。
通过团队里的各级技能大师“联盟”“抱团”攻坚,大国工匠的辐射影响作用呈指数型增长,迅速把分散在不同岗位的优秀人才吸引了过来,实现了采煤掘进、提升运输、地测通防、洗选发运等矿井各专业领域人才全覆盖,形成了以“大国工匠”创新团队为核心的高技能人才集群高地,打造聚才、育才、用才的“聚宝盆”和“智囊团”。
走在兴隆庄煤矿大国工匠实训基地的创新成果展区,链式万能扳手、皮带钻孔固定器、单轨吊防撞保护改造装置、卸压孔煤粉收集器等几十项“作品”有序罗列,这里汇集了团队的智慧结晶。展区每半年更新一次,集中展示职工在解决生产难题时的小发明、小创造。
2023年以来,大国工匠创新团队成员主导参与了“能源集团盘古大模型首家全场景应用试点单位”项目,携手山能华为-联创并肩打造7大专业37个AI应用场景,模型识别准确率均达到95%以上,一次性通过验收,为兖矿能源兄弟矿井推广应用提供了成熟经验。
层出不穷的创新成果源于创新团队踔厉奋发、支持创造的肥沃“土壤”。在矿党政的大力支持下,创新团队从培育推优、星级竞赛上下功夫、做文章。在培育推优方面,创新推行“两员一库”管理指导机制,专设基层“创客引导员”和矿“项目评价员”,分别对团队成员牵头的创新创效、获奖成果、产生效益和推广应用情况进行现场指导、动态跟进和评价指导,深化成果验证推广。建立“创客人才库”,实现了专业指导、成果评审、评价监督项目一体化管理。在星级竞赛方面,创新“三级评价”培育推优机制。先后制定印发《全面构建全员创新创效工作体系的意见》等四项意见,实行“月度成果评价推广、季度科技项目评价培育、年度专利项目评价”。成立“金牌讲师团”,建立“自助式拜师收徒”和双选双带双促进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创新“3+3”青年陪练模式,常态化开展“工匠讲堂”等团队成员喜闻乐见的学习培训活动,组织专兼职教师、管理、技术、工匠成立“一匠三师·金牌讲师团”,给他们“开小灶”“上小课”,并精选骨干到厂家、院校学习,以此来补强矿井培训短板。
该矿探索搭建育、选、评、用、树、惠“六位一体”职工建功立业“金舞台”,推动“大国工匠”创新团队以比代练、以练促学,常态化开展技能比武,发挥高技能人才“传帮带”作用,不断培育“一专多能”技能人才。设立创新创效专项基金100万元,从矿井层面到基层区队、车间班组、职工个人,根据成果含金量和评审情况进行表彰奖励,对于被上级部门奖励的创新创效成果,申报矿有关部门后实施对等嘉奖。2023年度,23名兖矿能源技能大师全年落实待遇800余万元,兑现总额位居兖矿能源各单位榜首。
如今,大国工匠创新团队充分发挥雁阵集群效应,建成“美好兴隆·众创空间”,与济南煤科院联合成立“产学研”合作创新实践基地,打造创新成果的展示窗口、绝技绝活的传承纽带和技能人才成长平台,让创新创效成为矿井高质量发展中熠熠闪亮的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