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煤炭市场下行压力,济三煤矿综合服务中心维修队大力倡导“过紧日子”思想,实施制度创新、修旧利废、精准考核三措并举,将降本增效理念植入到班组日常工作每个环节,打出挖潜增效“组合拳”,奏响降本增效“主旋律”。
强化制度管控,拧紧成本“水龙头”。以“开源节流”为主线,把“过紧日子”思想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构建全链条成本管控体系。该矿维修队制定下发《2025年水、电、汽指标分解和管控措施》《节支降耗考核办法》,完善交旧领新制度等相关规定,将成本管控责任到人,建立起“岗位有标准、班组有台账、全队有考核”三级责任网络,从源头把住降本增效“大动脉”。以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作为双核驱动力,从材料管控、设备管理、能耗考核、费用管控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明确责任单位和具体负责人,实现“千斤重担众人挑”,确保降本增效各项措施切实落实到每个岗位。
深挖旧物价值,废料堆里“淘真金”。贯彻落实交旧领新制度,建立“领用-回收-修复”闭环管理体系,实现从一颗螺栓到大型设备的全方位管控。走在机修车间,常常看到维修人员正将各种废旧物资分类修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再利用。车间职工表示:“在我们眼里,小到一颗螺栓,大到一台水泵设备,每一样旧材料都是‘真金白银’。”今年以来,已成功修复灯具、截止阀、柱塞阀及小型电气设备30余台件,自主改善2件装备,节约成本2万余元。同时,设立修旧利废奖罚机制,激发职工参与节支降耗、修旧利废、自主改善活动热情,对贡献突出者给予奖励,对材料丢失和浪费现象相关责任人依规处罚。
严格考核激励,打好管理“组合拳”。坚持“大账算准、细账算精”原则,构建“指标分解-动态跟踪-月度考核”管理体系,充分挖掘降本增效潜力。不断修订完善节支降耗、成本管控管理办法,分解落实矿井成本管控相关指标任务,实行总额控制、逐月分解、责任到人精益管理,对物资使用台账、能耗数据分析、成本指标考核进行动态跟踪,把降本增效工作纳入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实现成本管控全要素覆盖。切实将“过紧日子”要求转化为全员自觉行动,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个螺丝钉做起,有效推动矿井挖潜增效工作,以团队智慧和实干精神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王晓凤 司元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