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石拉乌素煤矿以党建引领促高质量发展

作者: 王长伟   发布日期: 2025年02月28日

石拉乌素煤矿党委围绕统一思想、聚合人心,激发内生动力,拧紧管党治党责任链条,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引领推动党的建设与安全生产经营工作深度融合、互促共进,汇聚推动矿井达产达效、稳产高产,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用好决策清单 发挥党委领导作用

突出从政治层面“把方向”。通过党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培训、集中宣讲、“三会一课”等形式,引领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不断提高政治“三力”。牵头组织兖矿能源、伊旗总工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班7期400余人次,组织中心组学习12次,形成研讨材料36篇,筑牢干部职工理想信念基石。

突出从机制层面“管大局”。厘清权责边界,制定党委研究决定事项清单、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明确党委会发挥领导作用、总经理办公会发挥经营管理作用的功能定位。规范决策行为,凡提交党委会前置研究讨论的重大经营管理事项,会前需经认真调研、风险、法务评估和充分酝酿,严把政治关、方向关、规则关、廉洁关。健全制度机制,修订《党委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完善党建、管理、经营、财务规章制度,确保决策制定、贯彻实施、监督检查等方面形成闭环。

突出从组织层面“保落实”。矿党委严格执行管理制度、规定和程序,党委会成员落实“一岗双责”,指导党务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党委全面监督、纪委专责监督、业务部门职能监督、基层党组织日常监督、党员群众民主监督“五位一体”的“大监督”格局,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推进党务、矿务(区队、部室)公开,把涉重大决策、重点工作、干部任免、大额度资金使用、合同签订、物资采购等关键环节作为监督重点,以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护航矿井高质量发展。

聚焦思想赋能 压实意识形态责任

这个矿把意识形态、形势任务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政治优势常抓不懈,唱响主旋律,汇聚向上向善正能量。

深推“塑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召开意识形态领导小组会、舆情月度分析会,发挥舆情管理员、信息员、网评员“三支”队伍作用,有效提高了舆情危机化解能力。聚焦安全生产、经营管控、典型事例、文明创建等,采取约稿、“布置作业”等形式,加大新闻宣传工作,提升矿井知名度美誉度。

创新开展形势任务教育。落实上级公司党委工作部署,扎实开展“五转五增五提升”活动,深化拓展“爱企三问”大讨论,开设“展望2025!盛势启航扬风帆”专题访谈,举办“凝聚合力走在前、团结一致争当标杆”“昊言”形势任务教育进区队微宣讲10场次,坚定矿井在山东能源、兖矿能源定位,形成同心同德、克难攻坚,加快建设“行业一流、区域领先”品牌示范矿井的信心决心。

深推推进文化品牌建设。丰富“七魅七力”“魅力昊盛”企业文化体系内涵,制定企业文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开展“企业文化+理念宣贯、企业文化+文明实践、企业文化+征文征集”系列活动,选树宣传开展发展先锋、创新榜样、劳模工匠“三类典型”,编印“魅力故事”案例集4本。组织“弘扬时代新风·做文明昊盛人”宣传倡议签名承诺活动,传递正声正能,提升文化渗透力感染力。

推动党建创新 推动重点工作落地

这个矿党委着力推动党建创新实践,充分彰显党的组织优势和推动发展作用。

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定期召开党的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安排部署阶段性党建工作,下发党建工作责任清单,确保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矿井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上率下、统筹指导,班子成员前往联系支部、基层单位调研指导工作,“一盘棋”推进12个党支部取得工作实效。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落实党支部书记“七抓”素质提升工程,实现党支部全面过硬。建成智慧党建生活馆、兖矿能源省外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开展党员教育培训26场次。坚持党员发展向一线、向青年职工倾斜,新发展党员5名,其中35岁以下占比80%。

深化党建品牌创建。举办“盛跃”党建品牌发布会,形成“智·创、匠·新”等12个党支部品牌,下发党建品牌落地三年实施方案,制定党建品牌落地七项“行动”,推动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围绕“三基”建设,落实党支部“1+1”结对共建、帮扶互助机制,深化“双模三型”“5+2”考核体系,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鄂尔多斯公司党建考核中排名前列。形成“定向+认领+自定”党建突破项目成果37项,评比表彰优秀成果9项,开创了活力党建、项目党建、实践党建生动局面。

融入中心推动工作。深化“党建+”工作模式,围绕生产计划、安全保障、经营管控等各项工作进度节点设立“一区两岗”,通过开展党员“亮身份、晒承诺、保安全”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填写安全保障卡、评选党员“攻坚团队”等,助力矿井安全生产和重点工作任务高质量推进。2024年,完成商品煤产量623万吨,超力争指标73万吨,同比增加163万吨。利润总额5.06亿元,超奋斗指标2.03亿元,同比增加3.97亿元。

抓好人才培养 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严格干部队伍选拔。动议前全面分析评估干部政治表现情况,确保干部政治素质过硬。建立健全管理、技术、技能、党务“四通道”体系,建立复合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党务人员培养提升,落实党政交叉任职,安排优秀年轻干部担任或兼任支部书记。

打通技能晋升通道。技术序列增设高中级技术岗位,技能序列增设技能大师四个等级,打通技术技能人才在任用、晋升、薪酬绩效各方面的晋升通道。拓展人才成长空间,推进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有效衔接,实现工程技术领域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相贯通。

强化技能素质提升。加大专业素质、管理能力培养,组织安全取证培训1721人次,全员持证上岗率100%;开展专业技术培训20期755人次、外部学习交流9批86人次。实施“师徒结对”“一对一”培养,通过工作捆绑、业务帮带、经验相授,促进年轻职工快速成才。表彰职工小改小革创新成果90项,职工创新创效潜能竞相迸发。深入开展技术人员素质提升竞赛,组织900余人次参加矿技术比武活动,选拔43人参加上级公司技能比武,职工朱文东获自治区职业技能比赛安全监测工第一名。

加大青年干部培养。落实“31789”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工程,增设年轻干部培养专编专岗,提拔2名88后正科级干部,3名93后副科级干部,完成兖矿能源年轻干部培养指标。组织4名年轻干部、高校毕业生轮岗交流,召开2020-2023年度高校毕业生述职报告会,完成18名高校毕业生入职培训,按专业对口分配岗位实习锻炼,为青年人才成长进步提供了舞台、创造了条件。

深推惠民实践 构建“暖阳”幸福家园

满足美好生活办实事。打造“暖阳”建家品牌,形成“七位一体”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联系职工的方法体系,为顶楼宿舍加装空调,为顶层宿舍职工配发电风扇200余台,为职工免费供应牛肉汤3次5000余份,建成投用自助洗车房,将一件件职工关注的“小事”办成“暖心实事”。

关爱身心健康办实事。深化“六型”群团组织创建,积极推进“建功驻外·有困我帮”暖心志愿服务活动。组织职工职业健康疗养、荣誉疗养177人次,实现身心健康素质双提升。建成集职工体检、医疗服务、身体康复等为一体的多功能职工健康驿站,2024年为“三高”人群义诊,邀请知名专家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健康大讲堂讲座等服务活动15次。开展大病救助、慰问困难党员、职工,累计发放慰问金16万元。严格落实信访稳定责任制,高度重视,及时化解处置职工群众合理信访诉求,矿井和谐和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提升生活品位办实事。组织举办“创优杯”职工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系列赛事,创新开展“清凉一夏·乐享昊盛”消夏周、书面绘画礼仪培训、“心系员工·爱在昊盛”暑期职工亲子活动,以及中秋茶话会、制作手工月饼等“欢乐幸福迎中秋·魅力昊盛家温暖”系列活动,全面提升驻外干部职工生活品位,满足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深推“四心”惠民实践 倾心打造“暖阳”家园》荣获山东能源集团2024年度思想政治工作微成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