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在兴隆庄煤矿掘进工区,有这样一个班组,他们以安全自主管理为核心的班组建设模式,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生产一线的激情与活力,为矿井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个工区强化班组建设,抓现场、严管理、促提升,在管理上“潜移默化”、细节上“防微杜渐”,提升了班组安全管理水平,为矿井安全生产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展自主学习 提升职工安全素养
作为掘进工区的第一个安全自主管理班组,生产一班班长王立冬深知班组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定期召开班组会议,讨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微课堂等方式,促进了学习交流互动。
“来,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想法,咱一起找找解决办法。”王立冬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一位经验丰富的赵师傅说:“我建议在打锚杆之前,确保没有片帮后,再按照标准的角度和深度打眼,这样更能提高支护的稳定性。”赵师傅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画着操作的动作,眼神中透露出对工作的娴熟与自信。
“咱们在具体操作前,还是让老师傅给大家讲讲操作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小李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该班组成员分享经验、收获知识、共同成长,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班组内部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职工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加强制度建设 确保现场动态达标
针对掘进工区地点多、岗点分散的实际情况,加强对班中各岗位的安全巡查,同时配合好现场指定安全监护人杜绝现场安全隐患。明确隐患排查人员和对象、排查步骤和方法。对查出的隐患实行分级管理,落实整改责任。依据“五级”隐患分类标准、安全风险评估要求,建立《班组安全自查自纠制度》,为班组职工配备了各工种岗位的作业流程卡和安全监护卡。严格现场施工作业流程固化,及时制止并纠正职工不规范行为,让使用“两卡”成为班组职工的行为习惯。
借力班组竞赛,各班组之间展开工作质量比拼,通过创建“精品线路”和“标准化岗点”活动,强化井下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使班组安全自主管理理念逐步深入每个班组成员的心中,成为工作的行为准则。
开展自主管理 夯实安全管理根基
该工区注重人才培养,每半年开展一次“担当之星”评选活动,激励班组职工对标身边榜样、立足岗位强技能。将安全生产指标、任务完成情况、技能提升进度等纳入绩效考核,大大激发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借助网络微信平台进行自主请销假管理,班长能够实时掌握班组情况,协调班组内全员出勤,保证了生产正常运转。班组成员及时将班中处理的现场安全隐患发布在群平台,由当班班长做好统计,月底统一兑现奖励,大大提高了班组成员消除隐患的积极性。
在班长王立冬的带领下,该班组勇当先锋,克服艰难险阻,多次按时完成各种复杂险重任务,成为这个矿名副其实的“技能先锋班组”,先后荣获兖矿能源优秀安全班组、“双百优”安全生产班组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