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杨村煤矿:找准突破口 全员齐算账

作者: 徐姗姗   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21日

面对当前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杨村煤矿正式吹响以降本增效的战役号角,该矿以“过紧日子”的姿态,积极应对挑战,将“算账”意识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树牢成本意识,坚持精打细算,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全员行动“锱铢必较”

“省出来的就是赚到的”“干毛巾可以拧出水”大家都能明白这个理儿。可从哪里省,怎么省?观念是否真正转变是关键。今年以来,杨村煤矿以“五转五增五提升”活动为契机,层层宣讲公司、矿井面临的形势、任务、目标,进一步凝聚了矿井高质量发展力量。

同时,该矿采取“线上征集+正向激励”模式,针对浪费识别,设计制作二维码,发动基层区队职工随时随手上报,审核合格的浪费识别内容按20元/条奖励。

观念一改天地宽。员工参与提质增效的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很多难题便可迎刃而解。原来大家看不上的“芝麻”“小钱”,现在职工都会看在眼里。废旧阀门再利旧、废旧手套做成墩布,一个螺丝、一滴水、一度电,原来大家看不上的“小钱”都被职工重视起来,“算账”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修旧利废“变废为宝”

“报废的设备物件,可以通过拆解、修复、组装的方式,可以进行再次利用……”在该矿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孔令军正带领职工们对报废的馈电开工进行拆解。

凭借多年经验与过硬技术,他们很快就判断出故障原因,通过搭建实验平台,经过多次试验,最终确定方案,通过购买更换配件,让废旧馈电阀“起死回生”。

“购买一个馈电阀需要两万元,而我们更换配件,成本仅需十元左右,今年以来已为矿井节约成本6万余元。”算起这笔“节约帐”孔令军自豪地说道。

这是该矿强化修旧利废的一次生动实践。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蝇头小利”积累多了,就有了客观的效益。该矿将设备使用、材料降耗等成本费用分解到班组、承包到岗位,从细节“入手”,从点滴“挤效”。通过置换零部件、巧用边角料等措施,使一些老旧设备“再上岗”,延长了设备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时时处处促降本。截至2月份,修旧利废完成128.7万元,超计划3.7万元。

开源节流“精打细算”

杨村煤矿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增量与提质并举、效率与效益并行,超前谋划、全面考虑、统筹推进,确保设计最优、投用高效。

“在10701切眼时采用掘进矸石填充,相比砂、石子、水泥等材料,可节省费用12.6万元,预计节省工期20天。”

该矿生产技术部副部长潘天伟,在谈起这笔“成本帐”时介绍到。据了解该单位分采、掘、运三个专业,细化6大项28小项节支降耗项目清单,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不止在生产技术部,该矿各单位牢守成本意识,结合生产实际,锚定降低劳动强度、提升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生产操作、保证设备安全平稳运行等工作目标,持续开展技术、管理攻关,推进开源节流、提质降本工作。

综采工区在工作面超前支护使用单元支架替代单体支护,采用远距离遥控操作,提高支护强度,减少作业人员,降低劳动强度。

掘进工区在336轨顺采用“综掘机+1米皮带+自移式机尾”快速掘进作业线,顺槽采用单轨吊一站式运输,减少外围影响,提升掘进效率。

机电工区重点推进岗位设备智能化,针对主煤流系统和南北风井通风系统,逐步实现无人值守、全自动化运行。

“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全体干部职工必须树立‘算账意识’。要过好‘紧日子’换来‘好日子’,从细节入手,从源头上减少浪费,全力以赴打好降本增效攻坚战。”该矿党委书记、矿长郭赵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