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焦化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形势,聚焦年度目标,以“五转五增五提升”活动为契机,内部做实做细工作,理清生产思路,深化精益管理,外部拓展盈利空间,严控生产成本,保障公司利益最大化,生产经营实现正效益,促进公司高质高效发展。
“算账经营”保效益
像“算账”一样精细化管理,通俗地讲就是“干着算、算着干,确保每一分投入都能产生最大回报”。
“通过对焦炭生产日负荷90孔和100孔测算,分别为盈利-7万和3万元,生产部门要严管严控,保证生产负荷。”在经济分析运行会上该公司总经理对生产经营提出要求。
每当市场和工况发生变化,该公司组织财务、生产、营销协同联动,以产品综合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充分考虑能源、发电、煤气、甲醇等效率效益,及时动态进行不同生产负荷的效益测算,比如在甲醇等化产品市场价格较好的情况下,提高配煤挥发来提高煤气量提高收益。2月份进行不同负荷下生产经营效益测算6次,调整生产配煤方案24次,指导生产按照最优生产负荷调整,为“首季开门红”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两眼向内”求突破
该公司从提升全员发展意识、成本意识入手。组织开展“应对市场变化,我们怎么办”大讨论,让每一名干部职工都能充分认清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让每一个干部职工都能真正树立起危机意识、忧患意识、竞争意识,让每一个干部职工都能自觉做到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凝心聚力,协同协作。近一段时间,“两眼向内、降本增效”成为该公司职工的共识,大家积极立足岗位挖掘自身潜力,千方百计在岗位创新、流程优化、降本挖潜、提质增效上寻求突破。
现场推进精益运营的浪潮此起彼伏。该公司从入炉煤降本入手,从上至下精益管控。紧盯煤焦差价,执行“低库存、快周转、小批量、多批次”的煤炭采购模式,引进性价比高的煤种,动态调整配煤方案,全力降低配煤成本。营销部门测算预估后期销售量和滞库量、焦炭市场走势预期、倒运和集港费用等,及时调整策略,减少跌价损失,提高出货比例,力争损失最小。备煤车间严格执行“四方确认”制度,经过煤管、堆取料机、中控室、B119同时确认后,方可进行堆取煤作业,杜绝堆错煤、取错煤,入错仓,保障精准配煤。岗位职工加强设备维护,杜绝撒料、跑料现象发生,进一步提升配煤精准度,该公司多层面同呼吸共命运,实现稳中有进的高质量发展。
“对标找差”促提升
开展“对标找差、行业邻比”专题活动,找出自身差距,制定改进措施,实现全面提升。在公司“一主业、两基地”背景下,聚焦“守正创新、提质增效”中心方向,从管理机制完善和组织管理落地两个大方向推进对标工作有序开展。
聚焦专业管理提升,明确各车间部门年度对标需求,搭建年度对标管理体系。优化对标工作绩效考核,将“对标管理”作为组织绩效合同加减分项目,通过绩效导向功能促进职能部门发挥引领作用,鼓励各车间部门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学以致用。建立对标周跟踪机制,及时转化和沉淀学习到的可借鉴点,形成有效闭环。及时开展对标工作复盘,帮助各车间部门排忧解惑,确保对标活动有序开展。
该公司强化贸易增效工作,要求营销贸易走出去攻关协调,主动与汽运物流公司招标洽谈,协调运费下浮,降低运输成本。综合考虑运距、油耗、人工等成本实现2025年度合同单价降本,省内最高单价降本8.55元/吨,省外最高单价降本4.02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