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杨村煤矿全面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紧紧围绕实现管理效益最大化这一思路,深入挖掘成本管控潜能、多措并举优化成本、修旧利废节约费用,在内部经营挖潜方面谋划并打出了“组合拳”,全面堵塞管理漏洞,促进项目增收节支,高质量推进矿井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该矿以科技创新,驱动降本增效工作高质量落实落细,广泛组织开展全员创新创效活动,组织发动干部职工围绕矿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节支降耗等重点工作实施创新创效并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技术攻关奖励标准,调动全员参与技术创新和小改小革的积极性,营造人人创新、人人创效的浓厚氛围。以“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和“金蓝领课堂”作为干部职工创新平台,开展专项培训计划,不断为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沃土”。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组织技术人员成立攻关小组,对制约安全生产的机电设备、施工工艺进行立项攻关,破解技术难题,不断提升设备性能,提高效率效益。
研究制定涵盖生产、质量、成本等领域的“六精六提”融合管理体系,进一步细化12项精益化管控措施。实施成本“年、季、月、日”四时预算管理,以年度成本预算为总控制目标,根据矿井生产接续重点细分到季,生产投入状况分解到月,每日生产情况核定消耗限额,推行“全人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要素管理”的全面精益化管理,深挖降本增效潜能。围绕矿井开展的“提质提效、节支降耗”活动,持续深化零废弃、零浪费、零闲人“三零”管理,认真落实废旧物资回收、分选、鉴定、修复再利用管控措施,全面提升精益管理水平。
该矿不断解锁精细管理“提升密码”,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的方式,不断建立“网格化、实名制”包保责任体系,持续掀起了标准化创建热潮,全面推动标准化工作向“日常化”、“精细化”迈进,确保从“空间”上实现360度无盲区,从“时间”上实现24小时动态达标。从理念、组织、技术三方面入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采取多种形式,把节支降耗工作贯穿于日常工作中。通过成立节能降耗工作领导小组,修订完善《材料管理领用办法》《修旧利废及加工创收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细化管控流程,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号召职工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油、一张纸”的身边小事做起,做到人走空调停、杜绝长明灯。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科技手段,对井下架空乘人装置实行集中控制,杜绝设备空运转。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才有好日子”思想,坚持“一切成本皆可控”工作思路,制定“废变宝、旧变新”修复原则,以修旧利废助力降本增效工作取得实效。进一步激发大家对修旧利废工作的热情,根据实际情况,将修旧利废指标下发到各班组、岗位,同时利用班前会等进行有效宣贯,努力提高大家对修旧利废工作的认识。把设备设施的价值“吃干榨净”,把待报废的设备进行拆解,回收设备内完好的小件,做到“零废弃”,积极开展“废铁堆淘金”活动,营造精细管理,降本增效,“比、学、赶、超”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