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煤化工程公司:从“办公室”到“艰苦一线”,他为何如此之执着?

作者: 辛红  许美旗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18日

4月1日,煤化工程公司职工张明峰身穿工作服、扣紧安全帽,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走进设备林立的生产现场,完美完成了从会计出纳到检维修钳工的身份转变。这位扎根企业23年的"多面手",以三次华丽转身诠释着奋斗者的担当:从电工到会计,再转战驻外项目部,折射出个人与企业的共生共荣。

从电工到财务精英的技能叠加

2000年刚入厂的张明峰是电修车间的一名电工,俗话说,“技多不压身”,当身边同事满足于八级电工资质时,他却每晚雷打不动的开始研读起《会计学原理》《中级会计实务》等会计知识。

果然,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8年,公司因业务需要,急需一名会计管理人员,这位持证助理会计师以"既懂设备折旧又懂财务摊销"的独特优势,成为财务管理部争抢的复合型人才。转型五年,他兢兢业业、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公司上下的高度认可。

驻外选择背后的家企共济

2023年,张明峰的儿子以优异成绩考取了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这张录取通知书成了张明峰的新考卷。面对每年数十万元的教育支出,他掏出计算器反复核算。公司倡导的“工资分配向驻外一线倾斜,向价值创造岗位倾斜”的考核激励政策,为其解除了后顾之忧。驻外岗位的浮动绩效加上驻外的专项补贴,转岗后的综合收入较财务岗提升40%,这种“绩效+关怀”的立体激励,使其家庭年度教育储备金增加近4万元。当计算结果定格,这个平素谨慎的会计做出了最大胆的决策——申请调任公司驻外项目部,加入到工程公司驻外建设大军中去。

双向赋能背后的共赢公式

近年来,煤化工程公司不断优化薪酬分配政策,坚持效益增收入增,工资分配向生产一线、向驻外单位倾斜,向管理技术技能骨干、关键人才倾斜,向苦脏累险、重点关键岗位倾斜,严格落实薪酬分配“一增三倾斜、一稳三控、一优一严”的考核政策,充分发挥了绩效激励及杠杆作用,提高人均效能和积极性。同时,加大对驻外职工的暖心关爱力度,拨付专项资金,定期更新更换床上用品、办公桌椅、衣橱等,持续改善职工“两堂一舍”环境,积极打造“职工幸福食堂、幸福公寓”幸福工程。不断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不定期组织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在中秋、春节等重要节假日,大家共吃团圆饭,营造节日氛围。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走进驻外职工家中看望慰问职工家属,暖心志愿者进行帮教助学、敬老助残、家政协助等暖心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驻外职工家属驻外体验活动,进一步推动家企融合共建,营造了和谐奋进的浓厚氛围,职工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显著增强。

“来到这边半个月的时间,我基本已经适应了这边的工作环境,不像当初想象的那样恶劣,身边同事的帮助和公司及项目部领导的持续关心让我很快融入了这个团队。好的政策就是这样,不仅让劳动者有归属感,更摸得着钱袋子。”当问及张明峰在那边的情况时,他朴实的回答到。

“张明峰们”的故事仍在续写,在煤化工程公司这样一个企业里,职业转型已不再是单向的岗位调整,而是成就彼此的价值共创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