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兴隆庄煤矿:厚植安全文化 共筑安全堡垒

作者: 岳蒙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23日

近年来,兴隆庄煤矿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以安全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全方位、深层次的安全文化建设,逐步构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兴隆鼎”安全文化体系,通过理念铸魂、制度塑形、创新强基,不断提升全员安全责任意识,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理念铸魂 改善安全心智模式

“打起竹板响连天,我们是安全宣传员。人民生命摆首位,安全责任扛在肩。无论生产多么忙,警钟长鸣响耳边。安全生产无事故,社会和谐万家欢。全员齐心抓安全,奋力冲刺安全年。”兴隆庄煤矿把安全宣教作为突破点,组织“美好宣传队”成员采用“三句半”、朗诵、发放宣传页等多种形式进区队、到班组开展微宣讲,鼓舞士气、激发斗志、凝聚力量,不断增强职工安全意识,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该矿广泛宣传阐释安全文化理念,建立起以地面广场和生活街区为主的安全教育“一条街”,以采掘头面为主的安全教育“一条线”,以区队班组学习为主的安全教育“一园地”,以融媒体宣传为主的安全教育“一阵地”,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实现安全意识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安全行为由“依靠他律”向“注重自律”转变,安全质量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

推行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模式,利用周例会形式,组织分管领导、副总师、部长认真开展“每周一案”警示教育。开展管理人员安全大反思,全面检视自身,深刻反思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查缺补漏、防控风险、消除隐患,夯实安全管理根基。加强安全不放心人排查,深化亲情教育、警示教育,突出安全理念引导,保证人的思想安全和行为安全。

制度塑形 培育安全行为习惯

建章立制一个煤矿实现安全生产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兴隆庄煤矿强化闭环控制、分级控制、动态控制、反馈预测,以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为关键,确保安全主体责任层层压实、安全管理处处达标。制定《兴隆庄煤矿安全生产岗位手册》《行为隐患考核管理规定》、五级行为隐患认定标准,以及岗位责任卡、风险告知卡、操作流程卡等八大岗位标准“明白卡”,形成处处有标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长效管理机制,培育良好的安全文化环境。

“2020年至今,我们累计开展‘学法规、知标准、查落实、正行为、比效果’工种擂台赛138场、7800余人参加,层层选拔出成绩突出、无行为隐患的‘系列擂主’‘比争之星’,带动职工规范作业行为,形成‘事事有标准、处处有规范、人人讲安全’的安全管理保障机制。”该矿党群工作部(工会)副部长秦婧表示。

不仅如此,该矿健全完善各项奖惩激励机制,采取周分析、月考核的方式,对基层区队行为隐患积分排名进行考核,对管理人员积分排名实施奖罚。压实矿井主导、部室监督、区队自治、班组自主、职工自律的行为隐患管控“五级责任”,通过预测、识别、制止、记录、分析、考核等系列措施,提高行为隐患分析和帮教质量。建立职工诚信积分卡,将员工行为规范考核奖惩纳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考核,并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全员安全敬畏感明显增强。制定《排查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完善排查流程、排查内容、奖励标准、隐患台账、奖励清单等内容,形成了一套从上至下、完整严密的政策体系,确保奖励落到实处,让主动排查隐患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

创新强基 提升安全发展实力

作为能源集团盘古大模型首个全场景应用试点单位,兴隆庄煤矿以智能化建设推动矿井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全场景样板建设,打造7大专业38个AI应用场景。通过机器视觉+AI技术,使每个摄像仪成为24小时工作的“电子安全员”,实时对作业现场进行监控,实现了人工监控向自动监控的转变,更好地保证了人员安全,助力矿井实现智能化“少人无人”的目标。同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装备升级、工艺改进和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增强矿井核心竞争优势。

“如今我们的掘进工作面,通过智能掘进无人截割和‘长压短抽’通风除尘系统实施应用,实现了现场作业从‘人控’到‘智控’的升级,大大改善了职工作业环境,有效提高了安全保障能力。”该矿副总工程师范守俊说。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该矿积极探索搭建育、选、评、用、树、惠“六位一体”建功立业“金舞台”,建成7大工种实训考核及19个学习培训配套场所,成立“两员一库”,创新“自选式拜师收徒”和“3+3”青年陪练模式,高新技能得以青蓝传承。近年来,该矿培育出“大国工匠”高兴亮、郭金陵、王小波,齐鲁工匠秦钦,齐鲁首席技师张厚旺等众多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比例达64.9%,以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安全文化“软实力”,以新思路、新举措助推矿井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