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兴隆庄煤矿生产服务中心的固废大棚里,“旧物重生”行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职工们手持钢丝刷,仔细清洗和分拆上井后的塑料电缆钩子,再按规格型号精准分类。这些曾经无人问津的 “废品”,经过分拣后将重新投入生产一线,实现 “华丽转身”。这一日常场景,正是该矿践行 “人人都是经营者” 理念,构建全员创效生态的生动缩影。
理念革新 激活全员创效 “一池春水”
该矿紧扣“五转五增五提升”活动要求,将“岗位即利润源” 的理念深植日常工作。翻新组职工李宏祥一边加工电缆钩子一边感叹:“过去总觉得降本增效是管理层的事,现在才明白,省下的每一分钱都与自己的收入息息相关。”这种思想转变,成为全体职工主动投身创效的真实写照,也让“要我节约” 到“我要创效”的蝶变在中心蔚然成风。
机制落地 点燃全员创效 “燎原之火”
为确保创效工作扎实推进,各单位制定全员参与的回收复用方案,将创效任务细化到每个班组。每月通过工作群实时公示创收数据,用直观的数字让职工真切感受到“指尖上的效益”。这种透明化的管理模式,有力推动了职工从 “领工资” 到 “挣工资” 的观念转变,极大激发了全员创效的积极性。
体系升级 拓宽创效项目“全新版图”
设立固废大棚拣选回收站,精心打造 “回收入库 — 科学检测 — 精准修复 — 智慧调配”全链条管理体系。拣选人员对回收的旧料进行细致挑拣、专业检测和彻底清理,再按型号长度分类存储。不同规格的物料在专用区域整齐码放,实现了上井物资从“废料”到“资源”的价值转化,让每一件废旧物料都能释放最大效能。
党员领航 书写精益管理 “创效答卷”
党员干部主动组建“降本创效攻坚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们带头探索创新路径,将“废料堆”变为“资源库”,以精细化管理做好物资的“加减法”。无论是废旧零件的修复再利用,还是生产流程的优化改进,党员攻坚队都用实际行动将精益管理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效成果。
如今,该矿修旧利废工作成效斐然。全员创效模式不仅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更激发了职工的创新活力,为美好兴隆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精益创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