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兴隆庄煤矿王立冬:“立冬”当立潮头 扎根煤海尽显卓越风采

作者: 曹源  周港栋   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07日

“作为生产一线班组长,必须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全力抓好现场工作,让每一位工友都安全作业,保证安全生产万无一失。”说这句话的人正是今年刚刚获评山东能源集团2024年度“劳动模范”称号的兴隆庄煤矿掘进工区二小队生产一班班长王立冬。

王立冬以十五载的无悔坚守,秉持着那股子不服输、不畏难的精气神,一路奋进,荣耀加身,将山东能源集团“先进个人”、兖矿能源“优秀班组长”、兴隆庄煤矿“劳动模范”等荣誉相继收入囊中。今年初,喜讯再临,荣获山东能源集团“劳动模范”。近年来,他所带领的班组也凭借卓越表现,多次将矿安全先进班组的殊荣揽入怀中。一枚枚沉甸甸的奖章,恰似时光雕琢的勋章,见证了新时代矿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精神传承。如今,在地下百米的巷道之中,王立冬依旧身先士卒,与工友们肩挑重担、踏歌前行,持续书写着矿井高质量发展的壮丽诗篇,每一行足迹都饱含着拼搏的热忱,向着更为璀璨的未来奋勇进发。

不服输的坚强意志

在煤矿,班组就是矿井的细胞,班组长这个角色常常被视为“难当的差事”。那句“兵头子、将尾子,当班长是傻子”的戏言,流传甚广。然而,王立冬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为了带好班组,王立冬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始终。他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充分调动全班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让班组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2019年矿井实行安全自主管理班组以来,他便在工作之余带领本班职工学习安全操作技能和各类专业知识,组织召开技术交流会,分享工作经验,确保班组成员的技能水平不断提高。他主导修订了《班组自主管理制度》《班组安全自查自纠制度》《班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班组轮值安监员制度》等10多项班组管理制度,每年结合工作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完善,为班组安全自主管理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工作中,他更是严格把控每一个细节,从班前安全检查到现场安全排查,环节严谨,隐患及时处理,建立详细的隐患排查台账,开展全方位、全过程、拉网式排查,为安全生产扫清障碍,让工友始终处于安全环境,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逐年进步,班组全员安全、质量意识显著增强,有效杜绝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逆境中的攻坚智慧

近几年,矿井积极推进智能化建设,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目标,这要求职工尽快掌握新知识以适应矿井发展的新需求。身为班长的王立冬深知自己是班组主心骨,必须带领大家迎难而上。他带领班组积极参与小改小革、创新创效,破解生产难题,大胆应用新装备、新工艺,推进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建设,提升掘进水平。他参与完成8个施工工艺及工具优化项目,研发的《断顶深孔爆破定药安装接头》《单轨吊卸扣安装器》《可加长式锚杆搅拌头》项目分获矿创新创效一、二、三等奖,这些成果不仅减轻职工劳动强度,还能提高生产效益与安全系数,助力工区积累技术经验,完成复杂井下任务。

王立冬在工作中善于学习钻研,积极推广“机械化换人降本提效”。他带头学CMM2-30型液压锚杆钻车操作,优化流程,将单班锚杆施工效率从40根提至80根,减少操作人员3人。在10302上顺槽施工中,他带班组单班完成32米单轨吊接续,创历史纪录,节约2天工期;巷道修复施工时,他提出并运用的“先支护后修复”方案,降单米修复成本15%;防冲作业时,创新设计卸压孔煤粉收集装置,使每班施工卸压孔从50米提至75米,杜绝煤粉散落扬尘,提升施工效率。

细节里的安全坚守

“保产量更要保质量,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更关系着我们班组成员的安全,绝对不能含糊。”这是王立冬在井下最常讲的一句话。每班开工前,他都仔细检查现场,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隐患。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五点六线”标准,对支护材料、风动工具实施挂牌管理,确保摆放整齐有序;巷道内锚杆锚索打设、管线吊挂、轨道铺设做到成排成线、横平竖直,将“高标准、严要求”贯穿于每道工序,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整体提升。在他的带领下,掘进工区工程质量大幅提升,成为矿井标杆单位,其工作方法与管理经验也在全矿推广,为矿井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王立冬始终秉持“防冲工作无小事”的理念,对每项工作亲自把关,严格把控卸压孔、钻屑法等施工环节,以高度责任心保障施工质量,为迎头掘进创造良好条件。他参与编写的《钻屑法操作培训手册》规范了操作流程,使每班检测孔数达12个,施工效率提升超一倍。在矿防冲专业现场会上,其带领团队在钻屑法操作比赛中荣获第一名,操作标准备受评委认可。面对矿上引进的防冲新设备,他利用业余时间钻研学习,迅速成为操作能手,并亲自指导班组人员,实现防冲班组设备操作率100%,有力保障了矿井多点防冲卸压工作安全开展。

这就是王立冬,一位朴实的煤矿人,用不凡业绩书写着新时代煤矿工人的奋斗篇章。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华丽夺目的辞藻来描述自己的工作,但正是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与付出,让他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他的事迹在矿区口口相传,诠释着新时代煤矿工人对责任、对安全、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激励着更多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凡的业绩,为矿井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