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兴隆庄煤矿:锻造“兵头将尾”尖兵队伍

作者: 李丽华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21日

兴隆庄煤矿不断深化班组长队伍建设,持续探索创新,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善管理、作风硬的班组长队伍,为矿井安全生产、高效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优化机制,构建班组长选育管用新格局。该矿将班组长队伍建设提升至矿井人才战略的核心层面,纳入整体布局统筹推进。专门成立由矿领导牵头、组织人事、生产技术、安全管理等多部门参与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职能部门在班组长选拔、培养、考核、激励等环节的职责分工,通过定期会商、协同联动,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强大工作合力,为班组长队伍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组织支撑。坚决摒弃“论资排辈”“单一任命”的传统模式,创新构建起一套涵盖公开竞聘、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等多环节的科学选拔体系,确保将真正德才兼备、能“扛事”、善管理的优秀人才选拔到班组长岗位,为基层管理注入新鲜活力。同时,建立清晰的班组长岗位职责清单和履职标准体系,详细明确班组长在安全生产、队伍建设、任务落实、现场协调等方面的具体职责,履职标准则细化到日常管理的每一项工作,从班前会组织到隐患排查整改,从职工技能培训到应急处置流程,均有量化指标和操作规范,让班组长更加清楚“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明晰权责边界,也为后续的针对性培养、常态化管理及精准化激励提供了统一依据,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推动班组长管理工作从“经验型”向“规范化、标准化”转变。

精准赋能,打造班组长能力提升快车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班组长综合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该矿摒弃“大水漫灌”式培训,聚焦实战能力提升,精心构建“精准赋能”体系。依托实训基地、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多元化平台,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实施班组长定制化培养计划。培训内容紧密围绕矿井安全生产实际需求,涵盖安全风险精准辨识与高效预控、精细化现场管理策略与方法、现代化班组建设理念与实践、高效沟通与团队建设艺术、应急处置流程与实战技能等核心模块。同时,创新引入“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课题攻关”、“班组长论坛”等互动性、实践性强的教学方式,强化知识转化与技能内化。建立班组长“导师带徒”制度,由经验丰富的资深优秀班组长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实践指导,加速班组长的角色把控和能力成长。通过构建理论学习、实操训练、经验分享、持续改进的闭环培养模式,班组长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复杂现场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

严管厚爱,激发班组长干事创业内驱力。该矿采取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激发班组长队伍活力。建立并严格执行覆盖安全绩效、生产任务、质量标准、成本管控、团队建设、创新创效等多维度的量化考核评价体系。推行“日清日结、周评月考、年度总评”的动态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班组长的绩效薪酬、评先树优、晋升发展等直接挂钩,实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树立鲜明的业绩导向。强化过程监督与履职评估,定期组织由安全、生产、技术、人力资源等部门参与的联合履职检查与民主评议,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提升。坚持“厚爱”原则,建立有市场竞争力的班组长岗位津贴制度,并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在安全生产、创新创效、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班组长给予重奖。定期组织班组长座谈会,倾听心声、解决困难,营造“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的浓厚氛围,切实增强其荣誉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长效保障,夯实班组管理可持续发展根基。该矿致力于构建支撑班组长队伍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优化完善班组长选拔任用、培养教育、考核激励、监督管理等核心制度,形成相互衔接、运行高效的制度体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深入挖掘和广泛宣传优秀班组长的先进事迹和管理经验,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发挥榜样强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班组长人才储备库,实施“青苗计划”,注重在优秀青年骨干和关键岗位操作工中选拔有潜力的后备人才进行培养,形成“发现一批、储备一批、使用一批”的良性循环机制。鼓励并支持班组开展管理创新、技术革新和技术比武等活动,为班组长及其团队搭建展示才华、贡献智慧的舞台,持续激发基层单元的创新活力与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