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榆林能化动力车间大修现场,有个身影总是最早出现,最晚离开。他话不多,干活却最扎实;他不爱张扬,可每个检修点都少不了他的脚印。他就是检修班班长王峰,一个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守护设备的普通工人。
大修一开始,王峰就开启了“连轴转”模式。每天天刚亮,他第一个赶到一期锅炉八米平台,手里攥着任务单,心里盘算着当天的任务。等工友们到齐了,他挨个交代分工:“老张带人查汽机阀门,小李组负责脱硫管道,安全帽必须戴牢,活儿要细,不能赶进度出岔子。”没有长篇大论,句句都是实在话。
大修现场哪儿最忙,哪儿就有王峰。从锅炉0米到8米平台,他要爬几十趟;汽机厂房里,他弯腰检查螺丝是否拧紧;239减温减压站,他盯着焊缝、焊口等不放过一丝异常;一期锅炉磨机地坑噪音大,他扯着嗓子提醒工友注意操作规范。一天下来,工装被汗水浸透,步数永远霸占朋友圈榜首。有人问他:“班长,你咋不歇会儿?”他搓搓手上的油灰:“转转心里踏实,设备不会说话,咱得替它们多操心。”
王峰的工装兜里,总揣着个磨得发亮的小本子。每查完一个点位,他就蹲在地上划几笔,合格的画勾,有隐患的画个醒目的叉,旁边还会标注螺丝松动、焊口起砂等小字。有回检查汽机管道,他指尖扫过焊接口时顿了顿——一道头发丝细的裂纹正藏在焊道边缘。施工人员凑过来说:“就这么点缝,不影响用。”王峰的脸唰地沉了下来,眉毛拧成个疙瘩:“今天凑合着过,管道带压运行的时候,这缝就能撕开巴掌大的口!拆了重焊,焊完我再查。”直到焊口经得住水压测试,他才在本子上把叉改成勾。同事们常说:“ 王班长认死理,可跟着他干,出不来错,踏实。”
王峰的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守。他用行动证明:把平凡的事做进骨子里,就是最动人的不凡。如今,那个沉默寡言、步履匆匆的背影,还在车间大修现场的管道与阀门间穿行——在他心里,“班长”这两个字,从来不是头衔,而是一份沉甸甸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