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井下参观学习既是上半年采掘成果的验收会,更是打响下半年攻坚战的誓师会,大家要时刻以‘严要求、严标准、严警示、严防范、严监督、严考核’理念为鞭策,持续强化制度考核,严抓闭环管理,提高年度采掘区队安全管理水平。”
近日,兴隆庄煤矿分别在井下采掘工作面开展学习交流会,通过“现场观摩+问题剖析+方案优化”的方式,创新将采掘专业会议直接开到生产一线,推动安全生产质效新提升。
问题导向 把会场搬到现场
“回采以来,我们按照设计先行、合规合标、简单易行、管理可控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总体思路要求,按照编制一部手册、执行一个标准、设计一张图纸的工作流程,将沿线标准化建设规划分为五个区域,分别制定推进标准、项目负责人、时间节点……”
该矿牢固树立安全红线意识、遵法守法意识,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强化“隐患就是事故、防治胜于救灾、生命健康至上”的核心理念和“安全优先于生产、安全优先于效益、安全优先于发展”的安全意识。持续优化安全监管机制,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推进“区队自治、班组自主、个人自律”安全自主管理模式,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
在采煤生产中,充分发挥生产技术方案论证作用,超前制定生产组织方案,持续优化劳动组织,严抓工作面过断层等特殊地点过程管控。以“十采区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区”为引领,提升综放工作面标准化水平,坚持精采细放,严抓关键状态控制和放煤管理,打造稳产高效采煤工作面。对工作面采高、支架初撑力、沿空巷道治理等关键环节制定管控红线,加强工作面关键状态的管控,超前预控,依靠工程质量的稳定,保持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凝聚共识 措施落实在一线
“我们严格顶板管理,强化特殊地点管控,做实做细顶板管理五个体系建设,加大六大区域排查,细致开展顶板专项检查,优化材料全周期管理,落实降本增效目标,优化支护参数,加强支护材料计划、使用、回收等各环节考核等措施。”
该矿强化“严要求、严标准、严警示、严防范、严监督、严考核”管理,严防管控不到位、治理不落实、防范不彻底,不断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实施系统优化工程、装备升级工程、灾害治理工程、质量达标工程、素质提升工程,抓紧抓实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重大灾害治理、重大风险管控、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等各项工作落实,全力解决“防”的基础和关键,努力做到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严抓采掘协同管理,确保矿井采掘平衡,优化精简采煤队伍,形成采掘合力,为矿井生产接续提供保障。
在掘进工作中,坚持守正创新、强化科技赋能,积极推进六臂掘锚机及无人截割建设,制定现场写实、专人盯靠、数据分析、优化提升等措施,不断提升完善施工工艺和施工效率,实现新设备减人、提效、保安全目标。以三大创新突破构筑智能掘进新优势,实现全断面机械化支护和“全回摆式刷帮、全直线式刷帮、回摆+直线组合式”刷帮轨迹,增强不同断面条件下系统的适用性。
严抓标准 一丝一毫见真章
该矿利用班前会、班后会、安全活动日、微信、QQ、公众号等多种形式,认真传达贯彻落实八项硬措施、《煤矿安全生产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知法懂法,依法依规组织生产。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活动,推动安全风险管控关口前移,严格“人、机、环、管”全要素辨识评估,分级分类建立风险隐患管控清单、落实管控责任,强化安全风险动态监测、预警、评估和处置。健全完善矿井安全监测预警管理办法。
坚持问题导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科学缜密的方法,强化风险动态分析研判,做到准确识变、超前应变。全面查清隐蔽致灾因素,根据矿井实际开展重点普查,注重普查实效。持续加强顶板管理力度,强化特殊地点管控,做实做细“五个体系”建设,加大“六大区域”排查,每月组织顶板专项检查,编制治理方案,消除安全隐患。优化材料全周期管理,通过优化支护参数,加强支护材料计划、使用、回收等各环节考核等措施,奋力实现降本增效目标,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