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杨村煤矿:下好“三步棋”,实现降本增效新突破

作者: 侯龙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23日

三季度以来,杨村煤矿以精益管理为抓手,创新实施开源增收、节支降本、多元创效“三位一体”经营策略,精心谱写了降本增效“三部曲”,推动矿井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精益管理唱响降本增效“主题曲”

该矿生产服务中心将精益质量管理理念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构建了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针对机电设备检修、非标加工件制作等重点环节,实行“三级验收”制度,确保出厂产品合格率达100%。同时,引入质量追溯机制,为每台设备、每件产品建立专属“身份证”,实现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设立专业回收点,按照“鉴定-分类-修复-再利用”流程,对废旧物资进行全流程管理。

在精益管理方面,该单位创新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通过划分责任区域、建立可视化标识系统,实现工具物料“定位、定容、定量”管理。通过开展岗位操作标准化培训,规范职工操作行为,减少人为误差,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支撑。

多措并举齐奏开源节流“协奏曲”

“在我们这里没有废品,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该矿运搬工区回收队队长李龙这样说。为持之以恒做好修旧利废工作,不断从成本上“挤效”、从点滴中“创益”,今年他们在π型梁、托辊、电缆等各项材料修复率达到了85%,诸多废料被送到新的“岗位”上。

该工区通过改造蓄电池电机车自动撒沙装置,解决了车轮打滑的维修难题,节约维修成本的同时,实现了辅助运输不断优化提升。机运工区推行精益化管理“有煤则开,无煤则停”的措施,减少空载开机时间,降低电耗成本,对主要生产系统、大型设备的运行时间进行严格控制,杜绝高峰、尖峰期长时间运行。努力减少设备轻载或空载运转时长,严格执行避峰填谷制度。

科技创新谱写技术降本“交响曲”

该矿积极推进机电装备升级,利用技改费用对副井提升系统进行改造,对中央泵房、十采泵房进行改造,建设泵房全生命周期管理及智能化控制系统,对地面压风机进行改造,建设压风机智能恒压自动化控制系统,加快推进南副巷主运胶带运输机升级改造工作。

以节约用电、降低成本为目标,调整优化生产组织,突出抓好用电总量、原煤生产综合电耗成本“双控制”,严格落实“避峰填谷”用电措施,谷期排水、峰期检修,确保峰谷用电量控制达到最优。

同时,机电管理部联合运营管理部(市场化运营中心)积极组织回撤闲置16、25、50、70平方橡套电缆各500米,分类盘放机电设备库闲置电缆。对四通接线盒、三按、双按、语通等五小电气开展集中维修,维修语音声光信号器、低压电缆接线盒、控制按钮各约120件,确保了正常周转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