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焦化对2025年上半年岗位创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复盘,上半年员工提报创新项目4264项,评审通过4162项,累计人均提报4.62项,共发放奖励5.7万元。越来越多的职工践行“工作等于干活加改善”的理念,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
评先树优发挥传帮带作用
为营造“比学赶超”的创新氛围,上半年组织开展了两期岗位创新评选活动。截至目前,备煤车间以月度人均1.03项的优异成绩成为创新“标杆单位”,评选出6个创新班组和12名创新达人。“评选活动不仅激励了先进,还通过‘以点带面’提升全员参与的积极性。”“针对部分创新人员相对固定的局面,通过工作复盘,下一步将重点推行‘培训、激励、帮扶’机制,进一步扩大创新辐射范围,引导更多的干部职工保持创新的工作状态。”企业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断创新从管控机制开始
该公司协同中冶赛迪开展精益模块工业互联网线上开发,在分层级开展评价、实施激励等方面进行优化,目前岗位创新模块正在实施开发,计划8月份开始上线测试,系统上线后,实现改善提报、审核、实施、评价、激励、持续改善的全流程线上闭环操作。并将原来需在office办公界面处理的案例,可通过手机随时提报,大幅提升操作效率,而且数据线上化更利于优秀案例的推广复制,此平台的投运将成为继续推动全员创新改善的有力工具。
创新文化养成需深耕厚植
“精益的本质在于搭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岗位创新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善’而‘改善’,而是引导越来越多的员工,在高标准执行岗位标准中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该公司党委书记在岗位创新动员会上强调。为形成“推进岗位创新首要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厚植‘一切皆可改善、一切皆能改善’的理念。”该公司通过董事长信箱、合理化建议、管理分享等措施,将创新分为“提案-实施-推广”三阶段,让创新成为可阶梯攀登的目标,创新文化在国际焦化落地生根、蔚然成风,成为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