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先看这段视频——上月邻矿因违规操作导致皮带机绞伤事故,根源就在安全确认不到位……”
清晨的鲍店煤矿洗选发运中心,当班班长打开电脑,一场以事故案例为切入点的班前“小课堂”拉开序幕。如今,这个每日10分钟的“必修课”,正成为该中心筑牢安全防线的“金钥匙”。
班前会现场,班队长的“三重身份”格外亮眼。作为“复盘员”,他们先通报上一班安全隐患整改清单,对未解决的“皮带跑偏”“传感器误报”等问题标注红色警示;身为“调度员”,结合当日生产任务划分作业区域,明确“原煤仓清淤”“精煤装车”等重点环节的安全监护人;客串“观察员”时,则通过“看脸色、问状态”排查职工是否存在疲劳上岗、情绪波动等情况,确保“人、机、岗”状态适配。
“洗选系统突发停电,第一步该做什么?”“煤泥脱水环节的安全红线有哪三条?”互动问答环节总能点燃气氛。该中心将“单向宣讲”变为“双向切磋”,把《安全操作规程》里的“硬条款”转化为职工熟悉的“岗位场景题”,答对者获赠安全奖励积分,答错则由工友补充讲解,在互教互学中强化记忆。针对夏季高温特点,近期课堂还新增“中暑急救”“设备降温保养”等实用内容,让安全知识精准对接生产需求。
“以前觉得安全学习是负担,现在每天学点‘干货’,干活心里更有底。”老职工王师傅坦言。通过班前“小课堂”,职工不仅能及时掌握最新安全规程,还能参与“隐患随手拍”反馈,上周就有3条关于“护栏松动”“警示标识模糊”的建议被采纳整改。
如今,这个不起眼的“小课堂”已成为安全管理的“神经末梢”。洗选发运中心以每日班前会为支点,把安全要求转化为可操作、能落地的具体举措,让安全生产的“防护网”越织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