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升井累得只想倒头睡,现在驿站里查查身体、按按摩,剪个头喝口茶,走出门又是一条好汉!”运搬工区的刘允洋师傅,刚从澡堂旁的“康美驿站”出来,脸上透着轻松。
在山东能源鲍店煤矿,这条升井必经之路上,“康美驿站”成了矿工们脱下工装后的首个“安心港湾”。机器人2分钟完成10项身体评估,零重力舱放松筋骨,“雷锋理发队”解决“头等大事”,专业心理咨询师随时倾听烦忧……驿站运行一年来,服务超3.2万人次,满意度高达99%。
作为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矿井、全国煤炭行业首家AAAAA级健康企业,面对井下作业高风险、强负荷带来的职业健康挑战,如何让3779名职工的安全健康,从过去的“头疼医头”被动防护,升级为“未病先防”的体系守护?答案是:将“生命至上、健康优先”融入血脉,打造一张覆盖身心关怀、风险预警、源头防护的“大网”。
驿站港湾,守护直达“心坎儿”
“康美驿站”,正是这张防护网的温暖起点和重要枢纽。
身体“晴雨表”,升井即掌握。亚健康筛查机器人、鹰演检测仪,2分钟快速评估身体状态;一键直连三甲医院的视频医生,让“疑疾速诊”不再是空谈。
疲惫“解压阀”,专业又舒心。30套量身定制的干预处方,零重力放松舱、生物光波疗法……精准缓解井下作业带来的肌肉劳损和疲惫。
心灵“避风港”,全天候守护。5名专业心理咨询师组成的“心能量”团队、24小时热线随时待命;《班前充电10分钟,戴好心理“安全帽”》等微课,把心理关怀送到心坎上。
“家”的温暖,就在身边。义务理发解决“头等大事”,热茶、沙发、阅读角营造温馨休憩空间。职工老杨理完发,照着镜子直乐呵:“满意,满意!志愿者的手艺顶呱呱!”这份“家”的温度,让驿站成了名副其实的“安心港”。
织密“天罗地网”,源头掐灭风险隐患
守护矿工健康,鲍店煤矿的眼光看得更长远,举措来得更实在。
预防先行,知识是最好“疫苗”。“健康鲍店”公众号引导大家争当“职业健康达人”;省级安全健康教育体验中心,集法律宣传、事故警示、自救体验于一体,成为矿工提升防护技能的“实景课堂”。
数据“哨兵”,预警跑在风险前。2042名井下职工佩戴医疗级健康手环,数据实时飞入职业健康大数据平台,100%建立健康档案。平台设定安全阈值,对心梗前兆等异常状况实时分级告警,联动应急响应。2024年成功阻断多起突发风险,为2079名关键岗位职工配发的救心丸,成了贴身的“护心符”。
防护到家,从“装备”到“源头”。“智能劳保超市”一卡通系统,精准服务154个工种,发放防砸靴2812双、防尘口罩3788个、防护眼镜2232副等50余种防护用品,全程可追溯,合格率100%。“今年将为井下职工配发防岩尘口罩套装和防毒口罩套装,职工可根据工作环境选择佩戴,这对我们接尘职工是实打实的保护屏障。”劳保发放员王辉说。更厉害的是源头治理,采掘面应用“长压短抽”通风、水电联动喷雾等“黑科技”,让矿井综合除尘效率高达95%以上,从根儿上减少尘害。
制度“撑腰”,监督闭环让保护落地有声
再好的措施,离不开坚实的制度保障和监督落实。
制度是根基。坚持党政同责、齐抓共管,修订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办法》等15项制度,把“大健康”理念刻进管理全流程。签订《劳动安全卫生集体合同》,保障职工休息休假权利,征集落实劳动保护提案,形成“职工提诉求-企业抓整改-结果有反馈”的完整闭环。
数字提效能。每年在职代会上确立实施“10+N”民生实事,“码上办”民生服务平台让职工需求“一键直达”,劳保超市迁移、女职工卫生费提高等470余件“微心愿”得到动态响应,服务从“指尖”直抵“心间”。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她”。签订《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刚性落实“五期”保护和职业健康健康检查。“工会妈妈小屋”“能量补给站”贴心守护,每月增加一天“特殊假期”、卫生费提高到50元/月,为女职工撑起专属“保护伞”。
记者手记:小驿站如何撬动大体系?
走在鲍店煤矿,记者深切感受到:劳动保护不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矿工们触手可及的温暖铠甲。其秘诀就在于:
“驿站”精准嵌入“动线”。将“康美驿站”建在升井黄金位置,以“休憩+自检+服务”为核心,直击职工最迫切需求,快速提升幸福感、获得感。
“数据链”打通“业务链”。健康手环、预警平台、防护记录互联互通,构建统一决策大脑。“制度标准+AI预警+人文关怀”深度融合,实现风险全周期管控。
“工会力”驱动“闭环力”。该矿工会通过“六好”区队检查、巡视督导、座谈交流,捕捉职工真实需求;通过职代会等民主形式,协调资源转化为“10+N”民生实事;利用“码上办”平台和民主监督倒逼热点难点问题落实,形成强有力的监督闭环。
从升井后身心关怀的“最后一纳米”,到井下风险预警的“最前一公里”,鲍店煤矿以职工健康为圆心,数据互联为经纬,工会监督为支点,成功织就了一张覆盖全链条、硬核又温情的劳动保护网。这,正是AAAAA级健康企业的生动注脚——将生命健康,深植于每一次呼吸、每一滴汗水、每一刻安全生产运行之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最强劲、最持久的“守护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