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华聚能源济三电力:精打细算“三笔账” 跑出降本增效加速度

作者: 赵伟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11日

位于北湖新区乌金大道附近,坐落着国内首个煤泥掺烧比达到百分之百,也是该地区电网负荷的基础电力支撑——华聚能源济三电力。远远望去,两座高耸的冷却塔伫立在泗河港口码头东侧,分外引人注目。

上半年,华聚能源济三电力凝聚全员共识,推进提质增效,优化运维策略,牢牢把握电量生产“黄金期”,实现单机组发电量累计增幅20.68%,电力销售同比增幅7.1%,在降本增效这场“攻坚战”中,彰显了全体干部职工的责任与担当。

算好成本账,向燃料管控要效益

一直以来,燃料成本是决定电厂利润空间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抓住解决燃料成本问题的关键,济三电力开出了“优化运行,精准管控”的良方。

“这眼看用电高峰期就要到了,咱可得盯好眼前这些煤泥质量,看似不显眼的杂物如果进了炉子就会影响机组带负荷……”,盯守在煤泥棚的许飞一边说着,一边仔细检查刚入厂的煤泥品质。从煤泥调运到入厂验收,从入炉前计量化验,到发热量耗能对比,济三电力实现了燃物料全过程跟踪监督、闭环管理,以此来保障机组入炉“口粮”品质可控。

作为传统循环流化床机组,从技术运行上动脑筋想办法才是真正打开降低燃料成本关卡的“金钥匙”。济三电力结合机组性能指标和现场运行状况,全面分析燃料单位发电成本,围绕排烟温度、主汽参数、风煤配比、厂用电率等对机组效率的影响,通过强化运行人员监盘及排渣、床压、风量调控等技术措施,消除大比例掺烧煤泥带来的床压波动风险,同时,优化实施《混煤单耗考核办法》,在班组间开展混煤单耗指标竞赛,充分调动专业岗位人员积极性,上半年较去年同期发电燃料成本降低0.04元/kwh,节省燃料费用1511万元。

算准交易账,向电力市场要效益

随着国内新能源装机规模日益攀高,传统煤电企业如何因地制宜拓展电力市场提升电网服务质量效益,成为摆在济三电力面前的重要课题。

“电力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得时刻紧盯电网需求,机会都是跑出来的。负荷指标就是我们煤电机组实现增收创效的‘真金白银’……”,跑电量、抢市场、增效益是济三电力负责人惠保安对当前电力市场最深刻的感受。

主动适新应变,把握竞价“战机”,济三电力确立“抢抓市场、度电必争”的营销理念,一方面依据政策与市场走势,通过深入研究政策变动对电力交易的影响,精准制定报价策略,另一方面提高长协电量比例,优化负荷曲线,合理安排电量结构,根据天气变化和电网负荷特点,主动参与深度调峰和效益调电,灵活运用集中竞价、撮合交易等方式,锁定中长期电量,最大程度挖掘负电价时段收益潜力,上半年,单机组发电量较去年同期增加6791万度,实现电力市场收益最大化。

算细融合账,向精益管理要效益

既要提效益,又要谋长远。降本增效的路上,济三电力着重干好两件事:算好经济运行的“金账本”,捂紧降本节支的“钱袋子”。“通过精益化管理平台应用,做到日清算、日结算,我们对成本控制与分析更有效率。”经营管理部刘宝绅在谈到“两化融合”管理时深有感触。

济三电力依托精益化管理平台,优化精益管理流程,遵循整体业务与效能同步思路,积极践行“持续改善、追求卓越”精益管理理念,大力推行标准化建设及市场化激励,以深入开展设备TPM、标准作业、自主改善管理为手段,准确掌握发电成本、产气成本等生产经营实时数据,实现建设标准统一化、现场管理规范化、生产流程精益化、经营效益最大化。

在用好精益化管理平台基础同时,济三电力在内部资金管理上狠下功夫,持续推进存量资产盘活,优化环保物料投放策略,加大小改小革投入与自营工程建设,先后实施压风系统改造及氨水分区控制改造,自主消除公共系统缺陷30余项,严格落实内部“科学预算、刚性控制”方案,上半年实现单机组辅助材料同比降幅21.68%,为电厂生产经营和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有序的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