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工作忙,陪家人时间少,没想到矿上安排她们来给我过生日,这份惊喜太暖心了!”在鲍店煤矿运搬工区会议室,单轨吊班班长倪玉伟从妻子手中接过生日贺卡,声音微颤。这温馨一幕,正是鲍店煤矿集体生日会的生动缩影。职工李莲花的儿子抱着妈妈稚嫩地喊“生日快乐”,同在运搬工区的丈夫张心泉含笑注视,蛋糕的甜香伴着亲情的暖流,现场洋溢着融融暖意。
一月一次的集体生日会在鲍店煤矿早已超越简单的庆祝,它是该矿党委“民生服务”理念的具体实践,是工会传递组织关怀的情感纽带,更是以“家文化”凝聚职工向心力的鲜活体现。
让“家”的温度触手可及
鲍店煤矿的集体生日会深度对接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关怀落到细微处。走进通防工区活动室,五彩气球烘托着节日氛围,桌上印有寿星名字的专属可乐,透着“量身定制”的用心。生日会精心融合集体庆生、荣退离岗与新婚祝福环节,让不同人生阶段的职工都能感受到组织的温度。
矿工会精心编排的《花好月圆》《祝你平安》旋律流淌,将美好祝愿送入心田。“从东北刚过来时心里没底,现在感觉特别踏实。”入职不久的大学生侯春雷的妻子有感而发。即将离岗的张华师傅抚摸着“光荣离岗”绶带,声音哽咽:“在通防工区这些年,这儿就是我的家!这场仪式,让我记着这份情谊一辈子。”
2025年新入职的4名大学生,在承载“和美文化”的泰和书院迎来了一场特别的集体生日会。书院内,劳模工匠带来的思政课,让他们直观领悟“真下功夫、下真功夫、扑下身子、真抓实干”的工匠精神。矿工会主席为他们颁发工会会员证和入会大礼包,矿党委书记送上定制的《工会工作实用手册》和《中国工会章程》。新员工姜传文动情地说:“吹灭蜡烛时,我许愿要为鲍店煤矿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份庄重的仪式感让我明白,鲍店矿不只是工作的地方,更是能扎根成长的‘家’。”
生产服务中心电修车间七月份的生日会则以“度危求进 勇毅前行”为主题。温馨的蛋糕分享后,现场变身“攻坚交流会”,寿星们分享岗位奋斗故事,职工们围绕生产难点建言献策,将“家”的凝聚力转化为攻坚克难的战斗力。“我们既要送关怀,更要聚合力。”生产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王燕的话,点明了生日会背后的深意。
用“家”的牵挂筑牢安全防线
“工作时千万注意安全,家里有我们呢!”综掘一区的生日会上,职工家属朴实的叮嘱,比任何说教都更直抵人心。鲍店煤矿坚持“以职工为本”,工会主动邀请家属走进矿山,让亲情成为安全理念的“传声筒”。
家属们的心态悄然转变,从最初的“天天担心下井风险”,到亲眼见证工区对职工的细致关怀后,转变为“做他们的坚强后盾”。这种情感的深度共鸣,成功将“安全第一”从制度要求内化为职工与家庭的自觉行动。“家属的理解支持,是安全生产的隐形防线。”综掘一区党支部书记王志鹏表示,生日会搭起的不仅是职工与组织的桥,更是矿山与家庭的连心桥。
让“家”的文化落地生根
鲍店煤矿党委将“民生服务”置于工作重心,工会积极履行“娘家人”职责,通过制度化、常态化的关怀让“家文化”深植沃土。依托“码上办”民生服务平台、职工代表巡视等机制,工会精准捕捉职工需求,围绕“10+N”民生实事工程,精心打造了集体生日会、荣退离岗、新婚祝福、新员工入会“四类专属仪式”,确保职工在职业生涯每个重要节点都能感受到组织的尊重与温暖。
生产单位职工的“岗位庆生”、新员工的“入职礼包”、离岗人员的“六个一”温情礼遇(一场欢送座谈会、一束鲜花、一条绶带、一份纪念品、一张纪念照、一次合影)……这些带着温度的举措,生动诠释了“服务与需求精准对接”的理念。生产服务中心职工李冲在岗位上吹灭生日蜡烛时感慨道:“没想到在岗位上也能过生日,这份心意比蛋糕更甜。”
从抚平新员工的忐忑,到铭记老职工的荣光;从凝聚团队攻坚合力,到深植安全生产理念,集体生日会已成为鲍店煤矿“家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亮丽品牌。2025年以来,通过“码上办”民生服务平台、生日会等渠道累计收集职工合理化建议100余条,高效推动解决了安装自动售卖机、新增106个停车位、优化班车路线及增设停车点等109条急难愁盼问题,职工满意度高达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