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鲍店煤矿,蓝色皮带长廊如龙腾空,储煤大棚与蓝天相接——这是洗选发运中心主任张栋坤每天上岗前必看的景象。自2022年3月上任以来,他以"星夜赶路人"的姿态深耕煤质发运一线,用精细化管理破解难题,以创新举措激活效能,带领团队在增储保供、智能升级、经营创效的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
精准施策,筑牢保供“压舱石”。“增储保供是政治任务,容不得半点马虎。”张栋坤上任之初便锚定目标,创新推出“定量计划发运法”:以矿井日产量定发运总量,按客户票余量算发车数,全程公开透明,既实现产销平衡,又杜绝暗箱操作,赢得客户一致认可。
针对火车装运被动局面,他推动“主动请车”机制,联动营销、物流、洗煤多部门,根据库存精准对接车源,让火车发运从“等米下锅”变为“量体裁衣”。发现装车线绞车冬季易打滑问题后,他迅速报请更换双滚筒绞车,功率提升带来效率飞跃;推动闲置重车磅重新启用,让西煤场储煤大棚的20万吨“粮仓”真正实现快速周转,成为名副其实的“最强储煤基地”。
科技赋能,激活智能“新动能”。面对设备老旧、效率偏低的痛点,张栋坤力推智能化改造“破题”。由他主导的火车智能装车改造项目,填补了山东省及山东能源集团技术空白,年创效超700万元;升级的MES智能管理决策系统,整合皮带秤、仓位显示等数据,让生产调度更精准高效。
在环保治理领域,他牵头改造装车队供水管路、地销队喷淋设施,制定洒水车、清扫车标准化作业流程,让“煤场蓝天、一尘不染”从愿景变为现实。如今的洗选发运现场,设备运转高效有序,环境整洁清爽,成为矿井绿色发展的生动注脚。
精耕细作,打好创效“组合拳”。2025年上半年,张栋坤带领团队交出亮眼“成绩单”:精煤产量完成148.65万吨,超计划19.65万吨;煤泥综合发热量优于考核指标233kcal/kg;商品煤发运301.69万吨,效率同比提升12%。
这组数据的背后,是他推动的全链条创效举措:通过“修旧利废”修复设备86台次,节约费用180万元;实施“避峰填谷”用电方案,节省电费200余万元;完成23项技改项目,创效400余万元;优化配煤方案9.51万吨,增效达4755万元。“每一粒煤都要发挥最大价值”,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团队践行的准则。
严管厚爱,凝聚团队“向心力”。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张栋坤建立“季节-岗位-人员”三维安全排查机制,帮扶35名“不放心人”;推行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完成460台次检修,实现安全事故“零发生”。他深化“管理提升年”活动,建立“日落实、周通报、月考核”机制,累计完成136项整改,让精细管理理念深入人心。
从推动标杆选煤厂创建到组织技术骨干外出取经,从优化洗选工艺到严控中煤含精率,张栋坤始终以“赶考”姿态前行。正如他在职工会上所说:“我们正走在走向辉煌的路上。”这位“星夜赶路人”,正带着团队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书写着更精彩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