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南屯煤矿:从“废水”到“金山” 高盐水处理领跑绿色矿山

作者: 朱宇婷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14日

在南屯煤矿厂区深处,高盐水处理系统的嗡鸣声已经是技术主管侯仰玉最熟悉的背景音。

中控屏幕的光映在她专注的脸上,她指尖轻点调整参数——压力、pH值、ORP数值实时跳动,远程对高盐水处理进行实时监测和处理。

“三年前,高盐废水是让我们头疼的难题,三年后,高盐废水不仅实现了矿井水循环再利用,更是走出了一条从技术‘跟跑’到‘领跑’的转型之路。”侯仰玉说道。

在全面推行绿色低碳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做好“水”处理环保文章,让青山绿水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为了能够更加合理的利用矿井井下水,减少废水的排放,缓解矿山用水的紧缺程度,该矿整合利用现有资源,采用不同的高盐水处理技术进行脱盐处理,经处理后的废水用于绿化、道路降尘等,可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

于是,该矿在2022年开始筹建高盐水处理,筹建之初出现了人员少、基础设施不完善、从未接触过类似工艺等各种难题,但22岁的侯仰玉接到这项“军令状”时没有退缩,而是坚定地来到高盐水处理。

“当初确实特别难,感觉图纸都像天书,什么都看不懂,大部分技术都需要仰仗厂外专家指导,”侯仰玉一边熟络地进行着管道检验的操作,一边详细记录着参数变化,“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就连现如今的行业痛点膜化学清洗,经过数十次的实操打磨也被我们独立拿下了。”

为攻克高盐水处理技术壁垒,侯仰玉构建“理论+实操”双轨培训体系:七轮集中培训覆盖预处理与膜浓缩工艺,五十余件核心设备运行逻辑在杭州专家的专项解读中豁然开朗。

“母液浓度升高导致循环泵堵塞那次,我们连续抢修36小时,终于找到症结。”侯仰玉回忆道。

2023年4月,系统历经168小时严苛测试,高盐水处理全程自主操作下进入试生产,标志着矿井水处理迈入“自主操盘”时代。

面对高盐水处理中的“卡脖子”难题,该矿高盐水处理负责人郭金祥坚持以“问题导向”倒逼技术突破:针对进口三级增压泵高达200万元的成本,主导国产化改造,费用锐减至30万元。自主设计的酸雾吸收装置和清洗箱取样口,成为改善环境、提升效率的双赢方案。

“问题-改进”双台账积累百余条经验,最终凝结成吨水成本直降1.75元的亮眼成绩单。现如今,高盐水处理每年可处理高盐废水150余万吨。

“啃下‘工艺精准化’这块硬骨头,是下一步关键。”侯仰玉已锚定新目标——打破药剂投加的经验依赖,建立原水水质量化模型实现科学精准;借力技能大师工作室深攻工艺电气瓶颈;改建化验室完善监测体系,让数据真正成为运行优化的“指南针”。

从膜系统细微的参数波动到蒸发结晶车间的庞然设备,侯仰玉用三年时间抓牢每一步技术上的转型突破,这不仅意味着矿井水的高效资源化,更是对绿色矿山承诺的坚实履行。

截至目前,该矿采用高盐水处理技术处理矿井水330余万吨,节约费用121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