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兴隆庄煤矿:精准育才锻造高质量发展“生力军”

作者: 李丽华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03日

兴隆庄煤矿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从以赛赋能、用心服务、靶向培育、机制护航四方面发力,不断培育出大批优秀人才,为矿井发展筑牢人才支撑。

以赛赋能“技赢未来”。“技能是立身之本,创新是发展之魂。”该矿深知高技能人才队伍对于现代化矿井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他们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传帮带”辐射作用,并以“全员竞赛”为核心载体,精心构建了“矿、区队、班组、岗位”四级联动、覆盖全面的技能竞赛平台,将技能提升深度融入日常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促使每一位职工熟练掌握本岗位的操作规范和标准流程,在全矿形成了“层层有比拼、人人争先进”的浓厚竞技氛围。在山东能源集团第二届全员岗位技能大比武中,兴隆庄煤矿的参赛选手们凭借精湛的技艺和稳定的发挥,斩获佳绩,其中2人成功获评“山能工匠”荣誉称号。同时,一批35岁以下的青年技能人才正在加速崛起,涌现出以刘海峰、祝玉平、安孝楠为代表的优秀青年群体,他们扎根一线,默默奉献,在技术革新、设备运维、安全生产等关键领域中勇挑重担,为矿井的降本增效和安全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成为了推动矿井技术进步的“青年先锋”方阵。

用心服务“拴心留人”。该矿着力健全青年人才联系服务体系,全力打造“引得进、留得住、心能安”的人才发展生态。针对新入职的职工,矿井精心策划并举办专题迎新会,通过系统讲解矿井辉煌的发展历程、深入宣贯独特的安全文化、精准实施岗位对接帮扶等一系列暖心举措,帮助新职工消除陌生感,快速融入矿井大家庭。在生活保障上,统筹协调,切实解决好吃、住、行等关键小事,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在工作规划上,摒弃“一刀切”的管理模式,高度重视个体差异,紧密结合新职工的个人专业背景与长远职业规划,为其量身制定“一人一策”的个性化成长计划,确保人岗相适、人尽其才。这种以人为本、细致入微的管理服务,极大地增强了青年人才的归属感、获得感与幸福感。

机制护航“才尽其用”。为确保各类人才能够“用得好、能发展”,该矿持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育、选、评、用、树、惠”全链条人才培养机制,致力于为每一位职工畅通发展通道。

创新建立新提拔年轻干部后评价制度,通过日常跟踪、季度考核、年度评议等多种方式,动态掌握年轻干部的履职情况和成长状态,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培养策略,确保干部成长与矿井发展的岗位需求实现精准匹配。深化“赛马”机制,大力推进跨区队、跨部室的管理技术人员轮岗交流,让干部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技术研发等不同岗位上经受锻炼、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严格执行管理技术人员绩效考评制度,将工作业绩、创新成果、群众评价等多元指标纳入考评体系,以科学的考评机制倒逼责任落实和能力提升。同时,进一步完善培养与激励机制,大力建设“工匠工作室”、“创新工作室”,为高技能人才搭建施展才华、攻关转化的重要平台。实施技能等级与薪酬待遇紧密挂钩的制度,加大对优秀技能人才的物质与精神奖励力度,全面激发他们的创新创造活力。

靶向培育“青蓝相继”。该矿精准实施“31789”年轻干部培养工程,系统构建了“理论+实践+攻坚”三维一体的成长路径,为年轻干部量身定制科学高效的培养方案。有意识地安排年轻干部投身于矿井重点项目建设和安全生产攻坚任务的一线,让他们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同时,精心选派经验丰富的中层业务骨干进行“一对一”传帮带,通过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案例研讨和现场教学,加速年轻干部成为“岗位能手”。2023年,该矿13名青年干部凭借其扎实过硬的业务能力和突出的工作实绩,成功入选能源集团中级人才库,迅速成长为矿井人才梯队的中坚力量。2025年再添新彩,又有5名优秀同志成功跻身能源集团中级人才库。通过公开竞聘,3名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进入兖矿能源机关任职,充分展现了该矿年轻干部队伍的整体过硬素质和强大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