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配件采购品类繁杂、需求分散、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时效要求相对较高,是物资采购重中之重。物供中心通过合并招标、预招标、扩大招标和协同共享“四招联动”精准发力,实现采购降本、质效提升。
合并招标,“聚沙成塔”释放规模效应
面对各矿处设备需求零散化、采购力量分散化的痛点,物供中心创新推行合并招标模式,将“聚沙成塔”的规模效应理念贯穿于采购全流程。
他们组建专项小组深入矿处一线调研,从设备型号标准化、使用场景共性化等维度进行深度梳理,整合同类需求,仅2025年上半年就锁定120个可合并招标设备品种,将2775条分散需求整合为系统性采购计划,涉及资金近7.5亿元。
其中,张拉机具价格实现约14%的历史降幅,为“批量采购降成本,整合需求提效率”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预招标,“提前布局”重塑采购节奏
传统采购中“计划等结果”的被动模式,常让物资供应与生产需求出现时间错位,尤其到四季度集中采购期,供应延迟风险增加。物供中心将设备配件采购作为“供应链响应速度的试金石”,通过预招标机制推动采购环节整体前置,重塑高效协同的采购节奏。
设备配件部联合专业部室提前锚定生产需求,量身定制统一技术规格书,彻底扭转“需求触发采购”的滞后惯性,构建起“采购等待需求”的主动格局,让招标环节向前迈出关键一步。以机载临时支护采购为例,从计划审批到合同签订的周期强势压缩至一个月。
通过预判生产需求趋势,将采购工作嵌入企业生产计划体系,使物资供应从“后端保障”跃升为“前端赋能”,不仅有效疏解了阶段性采购的拥堵压力,更在时间维度上为矿井生产连续性筑牢了坚实防线。
招标范围扩容,“拓宽赛道”激活市场活力
设备配件部严格落实“能招尽招”原则,不断扩大招标范围,新增注浆泵、洒水降尘装置等数十项物料组,打破原有合作壁垒,引入49家优质供应商,通过“优者进、劣者出”的动态筛选,淘汰服务能力不足的市场主体。
透明化竞争,不仅让采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更推动供应商从“单纯供货”向“全生命周期服务”转型,形成供需两端良性互动的动态平衡,为物资采购工作注入新动能。
协同联动,以信息共享构建供应链价值网络。
物供中心聚焦信息壁垒制约采购效率的难点,深刻把握“协同创造价值”的供应链管理内核,推动设备配件部与山能物资建立“无缝对接”沟通机制,构建“山能物资-设备配件部-矿处”三方联动的交流渠道,打破“信息孤岛”。
日常工作中,通过钉钉平台实时同步集采计划处理状态。每月定期召开对接会议,山能物资精准匹配矿处需求,矿用单位实时掌握计划进度,技术协议签订与合同落地效率显著提升,实现从“线性传递”到“网络协同”的质变,让信息成为驱动采购效率提升的核心引擎。
从合并招标的规模效应到预招标的时间革命,从招标范围扩容的生态重塑到协同联动的信息破壁,物供中心的创新实践,不仅带来了看得见的成本下降与效率提升,更构建起以需求为导向、以协同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的现代化物资供应体系,书写了“向管理要效益、以创新促发展”的担当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