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XX基础,XX就不基础”成为网络热梗,用鲜明反差带大家看懂“基础”与“进阶”的差异。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东滩煤始终将打基础、利长远作为矿井发展的生命线,在安全生产、人才培育、服务职工等关键领域精耕细作,以“基础”的厚度撑起“不基础”的高度,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安全基础,隐患排查就“不基础”
“左侧活矸坠落伤人是造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触碰安全管理红线第11条…”每天早晨4点40分,在该矿采掘楼的会议室里,5分钟安全警示教育短视频的声音已经持续了7年。
该矿始终把安全警示教育作为加强安全管理的“先手棋”。不仅坚持常态化开展,更创新采用短视频、PPT等直观形式,由专业人员同步进行事故深度点评与安全知识授课,让警示教育从“走过场”变为“真警醒”,切实提升针对性与实效性。
“安全只有自己管、攥在自己手里才保险。”该矿搭建起现场网格全覆盖巡查机制,安全管理人员既按规定频次开展日常巡查,又不定期开展突击检查,所有排查出的隐患均明确专人跟踪,确保“整改不闭环、工作不收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探索“1385”安全自主管理模式,现已建成3个安全自主管理区队、20个安全自主管理班组,推动安全管理从“被动依赖监督”向“主动自主负责”稳步转变。
为激活群防群治的“一池春水”,该矿创新搭建“安立方”信息平台,构建起“激励+约束”双轨管理体系,一方面试点推行安全积分制,将员工出勤、排查隐患、整改违章、创新创效等行为量化为积分,用正向激励调动主动性;另一方面,将集中检查发现的问题同步上传平台,打通“发现—上报—整改—验收”全流程闭环,确保隐患“发现一个、消除一个”。
隐患排查的“不基础”,才能夯实安全管理的“硬基础”。该矿还依托“安立方”品牌,持续激活“群监会、协管会、青安岗”联动效能,将群众力量拧成安全防护的“一股绳”。扎实开展“安康杯”“查保促”等群众安全活动,今年以来,共组织安全检查18次,查改各类问题222条。
发展基础,人才培养就“不基础”
“结合接地电阻检测数据,运用故障树分析法拆解干扰源定位实操步骤……”
走进该矿综采一区,技能大师盛春雷正在讲解电气系统故障排查相关内容。
这样的场景在该矿已成常态。为打造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该矿深入实施“金领”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组建专业领军人才“讲师团”,优化“1+N”导师带徒模式,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平台,常态化开展实操培训、岗位练兵等活动充分发挥技能人才传帮带效应。截至目前,该矿拥有技能等级资格人员达1580人,中级工及以上占在岗工人总数的39.95%,高级工及以上占比23.85%。
为培育敢担当、能干事的年轻骨干,该矿创新实施“1357”高校毕业生培养工程,建立包保培养制度,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年轻干部成长的“练兵场”。明确新入职大学生必须下沉班组锻炼见习,井下区队长优先从有班组实践经历者中选拔;通过轮岗交流、“以干代训”、挂职学习等方式,帮助年轻人才开阔视野、提升综合能力。自2018年以来,在岗高校毕业生已全部走上管理技术岗位,其中9人跻身中层管理岗位,井下区队技术主管平均年龄仅33岁,年轻人才梯队逐步成型。
既要当好“伯乐”识才,更要搭建“舞台”育才。该矿多渠道搭建实践成长平台,通过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挂职锻炼等载体,为人才成长铺路;实施“青春铸魂”等四项工程,激励青年职工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创新攻关中挑大梁、当先锋。同时,创新推出服务大学生“成家立业十条”,坚持每周调度高校毕业生工作、学习、思想状况,精准对接需求、解决难题,为人才扎根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如今,该矿人才队伍已储备“85后”正科级干部18人、“90后”副科级干部16人,先后涌现出齐鲁工匠、齐鲁首席技师、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山东能源特级技师、兖矿能源首席技能大师等一大批优秀技能人才,以“不基础”的人才培养,为矿井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职工基础,暖心服务就“不基础”
踏入该矿的职工宿舍,“幸福”便成了可触可感的温度,干净整洁的床铺铺着柔软被褥,阳光透过明亮窗户洒在地板上,空调送来阵阵凉风。6栋职工宿舍楼里,每间约20㎡的房间都配齐了电视、空调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每栋楼配套的热水机、洗衣机让“家”的感觉扑面而来。
这份幸福同样浸润在舌尖。职工餐厅每日焕新的菜单到应季的暖心安排,“金牌厨师”特色窗口前有序排队的场景,成为“食出幸福滋味”的生动写照。而这背后,离不开该矿党委定期组织职工代表巡视组深入窗口,开展监督反馈,倾听民情民意,推动“后厨围着餐桌转”的服务升级。
这份关怀不止于生活保障,更延伸至全方位的健康守护。在“以职工为中心”理念指引下,该矿建成3个颇具规模的“健康驿站”,配备岗前检测一体机、CNTTS智能穴位调理仪、按摩椅等13类疗养设备及专职工作人员,特别打造“粉红健康空间”,设有独立瑜伽教室,定期开展形体管理、心理健康等特色课程。与此同时,该矿以职工健康“关爱进班组”活动为抓手,在各工区开展自救互救知识及急救药品使用专题培训,还为职工发放“随身药瓶”“理疗贴”等健康礼物。
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更让幸福感持续升温。该矿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润心,精心打造“春晓文创图书馆”,为职工构筑起阅读充电、主题活动的温馨阵地,常态化组织拔河、工间操、篮球等喜闻乐见的赛事,点燃职工运动热情;成立音乐、钓鱼、羽毛球等兴趣协会,精准对接职工个性化精神需求;“文体进基层”活动,将精彩演出、趣味互动直送车间班组,以丰富的精神供给托举起职工稳稳的幸福。
“不基础”的暖心服务还源自“臻心办”民生服务平台的硬核支撑。该矿深化平台服务功能,深入挖掘职工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各类诉求建议“一码联动、一码通办”,先后办理了增加班车停靠点、“两堂一舍”局部改造、矿区道路美化、公园安设健身器材、采掘楼安装热水器等46项实事,回访满意率达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