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杨村煤矿:夯基固本筑安全 护航发展稳征程

作者: 徐姗姗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16日

“安全是‘度危求进’的前提保障,更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必须全力构建系统、高效、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切实筑牢安全底线,为实现全年任务目标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近日,在杨村煤矿安全办公会上,该矿党委书记、矿长郭赵虎发出决战全年任务目标动员令。该矿坚持将安全置于一切工作的首位,以“强基固本”为核心,精准施策、系统推进,全力筑牢安全生产堤坝,为矿井行稳致远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标准化建设,推动本质安全

杨村煤矿在巩固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成果的基础上,致力于推动标准化工作从“有形”“有效”向“有质”的跨越升级。

“锚杆索间排距、锚固力必须经过验收,当班自检、下一班复核、数据实时入台账,巷道成型误差锁死在标准线内。”该矿41704运顺的作业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已从“制度要求”变为“肌肉记忆”。从支护作业到设备检修,从物料码放到工程质量,标准贯穿生产全流程,“人人讲标准、事事守规范”的氛围让安全防线越织越密。

这一常态的背后,是全矿标准化体系的硬核支撑。该矿着力提升《矿井标准化图册》可视化应用达标率,让标准“看得见、记得住、用得上”。深化全员素质提升工程,通过靶向培训、实战演练与严格考核,真正实现“安全管控由形式向本质、静态向动态、结果向过程”的深度转变,确保全员“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做放心人”,“工作一步到位”,更从根源上减少了操作不规范导致的安全风险与效率损耗,为矿井长效稳定运营打下制度基础。

深化自主管理,构建共治格局

杨村煤矿持续完善安全自主管理模式,激发更加高效、可持续的安全管理源于内驱力。

“我们采用‘最佳搭档管理法’,让有心人与马虎人结对子,班组安全效率提高80%,‘躺平者’与‘奋斗者’结对,工作效率提高20%。”通防工区区长葛锐谈起班组自主管理时介绍道。同时在综合班、机修班施行一人多岗制,多证职工占比达60%,有效缓解了人员少、岗位多的矛盾。

皮带工区建立“安全互保联保”机制,通过签订安全协议,进一步增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

机运工区定期开展自主安全管理能力提升日活动,引导全员主动辨识安全风险,并借助“手指口述”强化记忆,实现安全工作从“一人讲”到“大家说”的转变。

该矿持续完善“矿井自管、区队自治、班组自主、个人自律”四层级模式,健全“风险自评自控、隐患自查自改、问题自警自纠”闭环机制。拓展“红黄旗”区队、“自主管理”班组和优秀“两长两员”评比等活动,选树典型示范区队、班组和个人,同时,激励全员查隐患、反“三违”,凝聚人人都是安全员的强大合力,形成比学赶超、自主保安的浓厚氛围。

推进智能建设,赋能安全发展

杨村煤矿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加速智能化建设,持续提升矿井安全保障与系统可靠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动能。

秉承“少人则安、无人则安”理念,借鉴4703工作面经验,依托智能化装备高标准建设61702智能化工作面,实现“减人、提效、增安”。中央泵房与十采泵房智能控制系统全面投用,实现对水泵机组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智能诊断与远程操控,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无人值守、专人巡检的新模式。地面压风机系统实现智能恒压供风、自动启停、轮换运行与无人值守,保障井下供风稳定,减少人为操作风险。在采掘面、主运皮带、煤仓等关键区域安装196台监控设备,实施时间、区域、内容“三统一”的全覆盖、无死角巡检,强化对“三违”行为与现场隐患的智能识别与动态管控。打造综合智能平台,集成视频监控、设备运行与人员定位等多源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与灾害预警,显著增强对水、火、瓦斯等重大灾害的实时感知与超前防控能力,切实筑牢安全生产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