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探讨】煤化工程公司:摒弃“我以为” ,筑牢“我要安全”的主动防线

作者: 辛红  欧阳庆战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19日

作为煤化工程公司基层管理人员,通过公司组织的“安全为了谁”大讨论,我对安全生产检修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和感悟。这次讨论犹如一面镜子,让我看清了安全工作的本质,也让我对自身的责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安全到底为了谁?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首先安全的首要受益者是我们自己,这让我想起那个生动的比喻:个人安全是"1",家庭幸福、事业成就、社会价值都是后面的"0"。如果没有前面这个"1",后面再多的"0"都毫无意义。我们每天辛勤工作,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保障自身平安,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得上照顾家庭、贡献企业、回报社会。

在实际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我以为"这种侥幸心理的危害。视频中播放的安全警示,非常接地气,那些因为凭经验、想当然而造成的事故案例,与我们日常的施工维修作业场景何其相似。每一个血淋淋的教训都在提醒我们:安全生产来不得半点马虎,更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就像“学理发者总把剃刀随手插进冬瓜”——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习惯性动作,实则藏着致命隐患:若哪天顺手将刀插向的不是冬瓜,而是来理发的顾客,便会酿成无法挽回的事故。"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规避不良习惯,让遵守规程成为下意识的自觉行为。

这次讨论让我认识到,安全工作需要我们从"要我安全"的被动接受,转变为"我要安全"的主动作为。过去可能觉得安全是安全员的事,是上级的要求,但现实安全是我们每个人自身的责任。我们不仅要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还要主动关心同事的安全,及时发现和制止违章行为。特别是在重要时间节点,更要提高警惕,安全提前做到"三想"——想自身、想他人、想整体,绝不能"各扫门前雪"。

同时,海因里希法则也给了我们很大启示。1起重大事故背后,往往有29起轻伤事故、300起未遂先兆和1000起安全隐患。这告诉我们,安全生产必须从源头抓起,从隐患排查做起。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认真做好安全交底,严格落实风险辨识,绝不能流于形式。同时也要注重工作生活的小细节安全,比如及时拔充电器、规范摆放物品、行车前检查车况等,这些看似小事,却可能关系到重大安全。

我特别认同"安全保障源于自发合规"这一观点。我们购买意外保险是一种保障,但真正的安全要靠我们每个人自觉遵守规程、主动防范风险。作为分公司副经理,我将带头履行安全职责,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同事,共同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的良好氛围。

让我们以这次大讨论为新的起点,真正把安全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将安全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际行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根基,也为自己的幸福生活提供最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