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国防教育】新时代山能教培人的使命担当

付苗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26日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新中国人民防空创立75周年之际,作为山能集团兖矿集团员工教育培训中心市场合作部综合事务组的一名培训工作人员,我深感在国防动员体系中的特殊使命与责任。我们的日常工作看似平凡,却与国防动员事业血脉相连,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彰显着新时代国企培训工作者的担当与智慧。

       一、党务工作与国防教育的深层融合

       在综合事务组的日常工作中,党务资料整理上传是基础性工作,更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环节。通过系统梳理党史军史资料,我们不仅是在完成组织程序,更是在构建国防教育的素材库。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回望,让我们在整理革命文物档案时,深刻体会到“人民战争”的伟大意义;人防创立75周年的制度演进,使我们在梳理人防工程建设文献时,更清晰地认识到“平战结合”的现代国防理念。这种双向渗透的工作逻辑,使党务工作成为国防教育的天然载体。

       党建平台管理中的“学习强国”“灯塔在线”等平台,正是国防知识传播的数字化阵地。通过精准推送人民防空知识、应急避险技能等专项内容,我们实现了从“线下党课”到“云端国防”的转型。这种转型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国防教育理念的革新——它打破了时空限制,让国防意识在指尖流转中潜移默化,在碎片化学习中积淀成势。

       二、综合事务与国防动员的制度衔接

       党费收缴工作看似常规,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国防动员逻辑。通过建立“国防教育专项基金”,我们将党费收缴与国防事业直接关联,既体现了党对国防事业的领导,又构建了“取之于党、用之于国防”的良性循环。这种制度设计,使每一次党费缴纳都成为一次国防意识的强化仪式,让党员在履行义务的同时,深刻理解国防建设的集体责任。

       在市场合作部的整体框架下,综合事务组还承担着协调校企合作、培训方案制定等职能。通过将国防教育元素融入“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体系,我们实现了从“技能培训”到“国防素养”的拓展。这种拓展不是简单的课程叠加,而是通过制度设计将国防要求转化为培训标准,使国防意识成为企业人才选拔的重要维度。

       三、历史节点与现实使命的时空对话

       站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坐标上回望,我们更能理解“全民抗战”的深刻内涵。这种全民性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而是制度设计下的组织动员艺术。新中国人民防空75年的发展历程,正是这种组织动员能力的现代演绎。从“深挖洞”到“广积粮”的物质储备,到“全要素”的制度创新,人防事业的发展轨迹,恰恰是国防动员能力建设的生动注脚。

       在综合事务组的日常工作中,我们通过组织国防主题党日活动、建立国防动员志愿者队伍等创新实践,将历史经验转化为现实能力。这些活动不是简单的仪式重复,而是通过制度化设计将国防意识转化为行动自觉。通过与地方人武部门的常态化沟通,我们构建了“校企地”联动的国防动员网络,使教育培训中心成为国防人才储备的重要基地。

       四、新时代国防动员的创新路径

       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国防动员工作必须实现从“传统动员”向“智能动员”的转型。作为综合事务组的工作人员,我们通过数字化平台建设,正在构建“云端国防”的新模式。这种模式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动员需求的精准匹配,通过区块链技术确保动员资源的透明管理,通过人工智能实现动员能力的智能调度。

       在“平战结合”的制度框架下,我们探索将人防工程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既提升城市防护能力,又增强平时使用效能。这种转型不是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战时防空、平时服务”的双重价值。通过将国防教育融入企业文化建设,我们正在构建“国防素养”的企业评价体系,使国防意识成为企业人才选拔的重要标准。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山能集团的一名普通培训工作者,我深知:国防动员不是遥远的军事命题,而是渗透在日常工作的制度设计;不是抽象的概念演绎,而是体现在每个工作环节的实践智慧。通过将党务工作与国防教育深度融合,通过将综合事务与国防动员制度衔接,通过将历史经验与现实使命时空对话,我们正在书写新时代国防动员的“山能篇章”。这不仅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更是我们的光荣使命。(作者单位:教培中心市场合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