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拉乌素煤矿结合鄂尔多斯地区冬季严寒、干燥、大风天气多等实际,以“防寒、防冻、防火”为核心,从思想、排查、工程、应急、责任五大维度发力,全面部署2025年冬季“三防”工作,织密安全防护网,保障企业生产稳定与职工生活安心。
提站位早谋划,夯实思想根基
结合气象数据与往年经验,将冬季“三防”列为当前核心工作,推动管理层到职工全员提升思想站位,强化责任与使命担当,重点聚焦薄弱环节预判、上级要求落地、重点工程管控三大关键。
坚持“早排查、早计划、早落实”原则,提前制定《冬季“三防”工作计划》,明确各部门、岗位职责清单与推进节点;加大重点工程施工及关键薄弱环节监督检查力度,确保防范举措从严从实落地,筑牢冬季安全第一道防线。
全维度深排查,堵塞安全漏洞
以“全覆盖、无死角、零遗漏”为目标,各单位分阶段开展专项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治理,重点覆盖三大领域:
设备设施排查,聚焦提升系统、井口、运煤皮带栈桥等核心生产设施,核查防冻保温措施;检查供暖锅炉等压力容器及管道的水位计、压力表、安全阀完好性、水质化验设备状态;全面排查供电线路等隐患。
人员与消防排查,检查室外作业人员防冻劳保用品配备及完好度;核查人员密集场所、防火重点部位的消防设施配备与有效性;制定高空设备、行车防大风措施,落实运输车辆防冻防滑要求,确保户外消防管网防冻措施执行到位。
对排查出的隐患,建立“一隐患一方案”整改档案,明确责任主体与治理期限,实行跟踪销号,确保隐患闭环清零。
抓重点强攻坚,保障平稳运行
围绕冬季生产生活关键需求,靶向破解五大核心问题,推进重点工程落地。
锅炉检修保供暖。综合服务中心提前启动锅炉检修,针对运行多年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梳理日常问题并开展全面停炉检修,确保9月底前完成检修并具备供暖条件;同步开展运维队伍岗前培训,覆盖理论与实操,保障供暖稳定。
关键区域强保温。全面检修主副井井口供暖设施,确保进风井口以下干球温度不低于2℃,为井下作业创造适宜环境;加强地面皮带保温,防止皮带结冰影响煤炭运输。
生产环节严防冻。制定矿井水、生活污水处理及煤炭仓储、选煤等系统防冻方案,明确选煤厂输煤栈桥“零挂冰”要求,发现挂冰立即挂牌考核;加强地面电气设备防冻管理,落实保温措施;煤炭发运严格执行《煤炭质量管理办法》,提前检修防冻液喷洒设施、备足物资,规划煤种运输时间,制定冻结应急预案;优化进风井口风量,保证井下风温达标;煤质发运与选煤厂协同提速装车,压缩车辆停留时间,杜绝冻车。
防火用电双管控。在防火方面,清理矿区枯草、废弃油脂等可燃物;对锅炉房、食堂、宿舍、氧气乙炔库等重点区域划片定责,配齐消防设施,保障通道畅通;加强煤仓管理,避免存煤积压自燃;开展高层建筑防火实战演练。全面检查维护供配电设备与线路,强化特殊天气巡视,防止覆冰停电;严格宿舍用电管理,严禁大功率电器使用及私拉乱扯电缆。
车辆管理重保障。加强车辆防冻防滑管控,严禁故障车辆上路;推进胶轮车库供暖改造,通过“车库保温+车辆预热”保障胶轮车存放与运输安全。
对上述工程实行周调度,督促按期完成;对未达标重点工作挂牌考核,确保任务高质量落地。
建体系提能力,强化应急处置
以“快速响应、高效处置”为目标,完善应急体系。
优化预案:修订冬季“三防”应急预案,针对气象灾害、消防等场景制定专项处置方案,明确职责与流程,确保规范可操作并审批备案。
强化报送:密切关注雪情、冻灾等信息,地表温度低于-10℃时,每日6点前上报《冬季防寒防冻情况汇报表》,为决策提供支撑。
加强值守:组建应冬季“三防”急队伍,明确职责与值守要求,确保灾情发生时抢险人员第一时间到岗处置,降低损失。
储备物资:按“分级负责、满足急需”原则,完成应急物资采购储备,严格验收、单独建账、专人管理,确保“账、卡、物”一致,应急可调。
明责任严考核,压实工作闭环
成立以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三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调度室,负责日常协调与调度。
各区队落实责任制,实行24小时值班,确保“三防”全覆盖、责任到人。“三防”办公室及相关部门按“供暖启动、保暖实施、灾害天气”三阶段督导检查,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单位及个人严肃问责;对工作突出者予以表彰,调动全员积极性。
通过全方位举措,石拉乌素煤矿已完成2025年冬季“三防”准备,以“防得住、守得牢”的决心筑牢安全防线,为企业安全生产稳定、职工温暖过冬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