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国防教育】铭记抗战荣光,践行“我爱国防”

王华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29日

当抗战胜利80周年的钟声在时光长河中回响,当纪念馆里锈迹斑斑的步枪、泛黄的家书与黑白照片静静诉说往昔,当天安门广场上飘扬的五星红旗映照着新时代的朝阳,我对“国防”二字的理解,也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愈发深刻。它不再只是书本上抽象的概念,而是抗战先烈用鲜血筑牢的民族屏障,是当代军人用忠诚守护的和平灯火,更是每个中国人心中必须坚守的家国信仰——这份“我爱国防”的情怀,早已融入血脉,成为照亮前行之路的精神火炬。

一、触摸历史:从抗战记忆里读懂国防的重量

今年6月,我随单位参加红色教育,走进济南大峰山革命纪念馆。展厅玻璃柜前,一枚边缘卷曲、布满弹痕的八路军帽徽,像一块磁石吸住了我的目光。讲解员的声音轻却有力:“这枚帽徽的主人是游击队员赵振山。1943 年鬼子扫荡时,他把帽子戴在逃难孩子头上,自己迎着子弹冲向敌人,最后倒在麦田里,鲜血染红了身下的土地。”我指尖贴在冰凉的玻璃上,仿佛能穿透时空,触到帽徽上残留的硝烟温度,摸到先烈们滚烫的初心。

转过展柜,“抗战家书”展区里一封叠得整齐的信笺,让我红了眼眶。信是八路军战士写给妻子的:“淑珍,我现在很好,就是有点想你和娃。等把鬼子赶跑,我就回家陪你们种地、养鸡,再也不分开。”可信尾纪念馆的小字像重锤砸在心上:“1944 年,该战士在解放县城战斗中牺牲,此信未能寄出。”

讲解员接着说:“去年我们送一位年轻烈士的骨灰回家乡,到了村子才知道,他四个哥哥都死在战场上,父母也早已不在,家里连个能接骨灰的亲人都没有了。”她的声音带着哽咽,我身后的同事们也悄悄抹起了眼泪。这些烈士,是父亲、是丈夫、是儿子,却为了“国家无防则亡,民族无防则乱”的信念,把生命永远留在了战场上。

那一刻我忽然懂了,抗战时期的“国防”,是无数先烈用生命作答的命题,是千万军民“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的呐喊。正是这份用生命铸就的国防,让我们的民族在亡国灭种的危机中挺立,将侵略者赶出家园。而这份历史的重量,也让“我爱国防”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对先烈的告慰,对历史的敬畏。

二、见证当下:从强国征程中看见国防的力量

如果说抗战岁月的国防是“生存之战”,那么新时代的国防,便是守护发展的“钢铁之盾”。今年9月3日,我和同事围在电脑屏幕前,看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搭载着新型洲际导弹的车队缓缓驶过天安门,车轮碾过地面的轰鸣仿佛就在耳边;歼- 20战机编队在蓝天上划出银色航迹,映着朝阳格外耀眼;身着新式军装的军人迈着铿锵步伐,每一步都踏得坚定有力。

我曾在新闻里看到,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在亚丁湾为商船开路,把海外遇险的同胞平安接回家;“福建舰”正式服役,填补了国产航母的多项技术空白;边防军人在加勒万河谷,用冻得发紫的手牢牢攥着钢枪,用身体筑起祖国的界碑——这些画面让我真切感受到,强大的国防是国家发展的“安全伞”,是人民幸福的“定心丸”。

更让我触动的是,新时代的国防早已不是军队的“独角戏”,而是全民参与的“大合唱”。学生刻苦读书是为国防储人才,工人精益求精是为国防造装备,科学家攻坚克难是为国防破难题,就连我们在矿区里规范操作、保障安全生产,也是在为国家能源安全出力——国防从来不是某个人的事,而是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三、践行担当:把国防情怀种在矿区的土壤里

乌黑的煤海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石,而能源安全,正是国防安全的重要一环。作为煤矿武装工作人员,我常想:如何让“爱国防” 的种子在煤海间生根发芽?今年单位开展“国防教育月”活动,我们把国防情怀搬进了矿区——在井口的宣传大屏上,循环播放《抗战家书》《大国重器》片段,让矿工师傅换班时感受先烈的故事和国家的力量;在宣传广场,展示“抗战记忆・现代国防”主题展板,让矿工直观感受国防的变迁;在井口和区队组织“我爱国防”宣讲和国防知识问答,把“什么是国防安全”“公民的国防义务有哪些”变成接地气的题目,答对了还能领一份印有“爱国防”字样的小礼品,矿工师傅们参与的热情特别高。最难忘的是邀请90岁的抗美援朝老兵荣爷爷到单位,老人坐在轮椅上,手里摩挲着褪色的军功章,给我们讲当年的故事:“那时候咱没饭吃,就挖野菜、煮树皮;没子弹了,就和鬼子拼刺刀。我这条命是战友们换回来的,今天来就是想告诉大家,咱下井挖煤的安稳日子、家里的暖炕头,都是先烈用命换的,千万别忘本!”

荣爷爷讲完,年轻的矿工小李站起来说:“爷爷,以前我觉得国防离我很远,现在知道了,把井下的安全抓好,多挖一吨优质煤,就是在给国防添力!以后我下井一定更仔细,绝不违章操作!” 小李的话,说出了煤矿人的担当。

而“我爱国防”,从来不是一句豪言壮语。它是荣爷爷眼角的泪光,是矿工下井时紧攥的安全绳,是参观纪念馆时对先烈的深深鞠躬,是看到阅兵时心中涌起的骄傲,更是我们在矿区里、在岗位上,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

如今,我们正走在民族复兴的路上,前方有光明,也有挑战。唯有筑牢国防的“铜墙铁壁”,唯有每个煤矿人、每个中国人都把“爱国防”装在心里、落在实处,才能在时代的风浪中站稳脚跟,才能让抗战先烈用生命守护的和平与尊严,在新时代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这,就是我心中的“爱国防”,也是我愿用一生去坚守的信仰。(作者单位:鲍店煤矿党群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