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大学军训,烈日下的战术训练让我精疲力竭。休息时,我问教官:“我们这些普通学生,真的能为国防做什么吗?”教官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我:“你知道为什么军训是大学的必修课吗?这就是国防动员的起点——从唤醒每个公民的国防意识开始。”这句话像一粒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引领我走进国防动员这个宏大而深邃的领域。
国防动员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国家为应对安全威胁,将社会各领域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的有序过程。通过系统学习《国防动员法》《国防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我认识到这是一套精密的国家制度设计——资源普查、预备役登记、物资储备、军民融合,每项机制都在无声地构筑着国家的安全屏障。法律明确规定“公民和组织都有依法履行国防动员职责和义务”,这意味着国防不仅是军队的事,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现在我作为一家大型化工国企的销售人员,在通过系统学习《国防动员法》《国防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后,我认识到国防动员的本质是“平战结合、军民融合”。我们化工企业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平时为民用经济服务,战时为国防需求保障。法律规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企业应当承担国防动员职责”,我们公司正是这条法律条文的具体承载者。
作为销售人员,我的岗位在国防动员体系中具有独特价值。我熟知每条生产线的产能极限,了解每个供应商的应急能力,掌握产品流向的每一个环节。这些日常积累的商业数据,在动员状态下将成为国家精准调配资源的重要依据。《国防动员资源统计条例》要求建立的资源数据库,正是由我们这样的一线人员提供的原始信息构筑而成。我开始以全新视角审视自己的工作。每次拜访客户,不仅关注商业需求,还会下意识评估对方的战略价值;每次签订合同,都会特别注意合同中关于国家优先权的条款。这些细微改变,让平凡的销售工作增添了国家安全的维度。
作为新时代的国企销售人员,我既要是创造利润的商业代表,也要是国防动员体系的无声守护者。这种双重角色让我在平凡岗位上找到了非凡意义。每当看到自己经手的产品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每当想到我们的产能可能在某天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我就更加理解“军民融合”的深刻内涵。国防动员教育让我认识到,国家安全不是抽象概念,而是由无数像我这样的普通从业者用日常实践编织而成的网络。我们化工销售员可能永远不会穿上军装,但我们提供的每一滴特种油料、每一批高分子材料、每一份应急供应协议,都在为构筑国家安全的无形长城添砖加瓦。
这就是我与国防动员的故事——一个化工销售员在市场经济与国家安全之间找到契合点的精神旅程。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国防动员不仅存在于法律法规中,更融入于每个公民的职业坚守里。当国家需要时,我手中的销售合同将成为动员令,客户的订单将化为保障单,而我将从商业销售员变身为特殊供应链上的国防卫士。这种转变的底气和信念,正源于平日里的每一次准备、每一份责任、每一种觉醒。(作者单位:煤化供销营销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