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庄煤矿深入开展“五转五增五提升”活动,精准施策降本增效,创新创效有招有术,致力精打“铁算盘”,用心算好“效益账”,确保在抓管理增效益上走在前,挺膺降本增效新担当。
持续深挖内潜,精打细算过“好日子”
“全年综掘迎头使用的修复皮带、翻新轨道、托辊、架子等,就省下1000万多元。”兴隆庄煤矿靠着全员动脑子,精打细算过日子,全方位提升精益管理水平。
该矿坚持奋楫走在前,挺膺新担当,持续推动“坚定信心‘拔硬寨’锚定目标‘夺全胜’”形势任务教育,充分利用广播、微信、网络、电子屏等多种载体,结合班前班后会、政治学习日等形式,及时向干部职工讲清矿井面临的形势和现状,树立“省下的是工资,浪费的是收入”的节约理念和“节支等同增效,修旧就是创效”的创新创效理念。用“身边人、身边事”的宣传方式,利用微信平台定期推送各单位降本增效的典型经验做法,为职工提供可借鉴的范例,引导全员立足岗位算好成本账,挖掘岗位效益,有效激发了职工的降本增效热情。
广泛开展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金点子、好办法征集活动,鼓励职工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提质增效等方面建言献策,对实用价值高、效果显著的及时推广实施,激发全员参与创新的积极性。以“六严管理”为抓手,按照工作目标和任务,以深化市场运作提活力,深化降本增效促发展,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明确分工、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加强对班组岗位的市场化考核,凝聚精益管理思想共识。
致力降本增效,用“赚钱”思维去“花钱”
“打开格局,学会用蜂巢思维,用集体的智慧去挖潜,用‘赚钱’的思维去‘花钱’。”
“淘汰下来的废旧皮带,裁剪成合适的尺寸,立马成了好用的清扫器、管路吊皮。废物利用,每月稳稳当当省下一万多元。”“废弃的旧管件,经过改造焊接一下,做成各种弯头,就这一招,光材料费今年少花2万多。”……
该矿充分发挥创新工作室平台效应,针对制约生产、经营的实际问题开展立项攻关,研究生产技术工艺流程,积极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工艺,以创新成果推介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提高劳动效率,实现科技增效。制定出台具有操作性与可行性兼备的奖励办法,对在技术创新、节能降耗、回收创效等方面做出成绩的职工进行奖励,积极鼓励员工自制专用加工工具、巧妙复用旧配件、高效维修生产设施,切实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
坚持循环利用原则,拓宽回收复用和修旧利废范围,鼓励小发明、小改革,使收回的旧配件、旧钢材变废为宝,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对废旧设备和材料进行清理建档,建立完善回收、修旧利废专用台账,将回收复用创造的经济效益与职工工资挂钩,对具有潜在价值的创新项目及时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与专业的技术指导。这些看似微小的“微创新” 持续积累、相互促进,如同滚雪球般形成了降本增效的强大倍增效应,成功带动广大职工积极主动投身创新实践,为降本增效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坚持内外兼修,精益管理延伸“细枝末节”
“只有每一名职工都真正重视了,市场化精益化工作的运作才会取得更好的成效。我们要齐心协力,树牢一盘棋思想,立足本职岗位,按照职责分工,按时完成各项工作……”在兴隆庄煤矿基层区队班前会上,他们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措施,严抓工区精益管理,确保四季度各项工作规范运行。
该矿严格规范材料计划使用,加大对各类物资、材料使用情况的跟踪考核,以控制材料消耗、提高计划准确率、降低成本投入为突破口,强化材料管理制度、节支降耗奖惩办法,将指标分解落实,层层传递压力。坚持全面预算管理,建立材料管理分级考核机制,做好超前预算、过程检查,将材料使用量化到班组、岗位、个人。发挥物资管理平台作用,对物资计划、入库、采购、出库、考核等实施全过程管控,真正降低物资库存。按照月度材料预算费用,实施材料预警制度,对各单位材料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建立物资使用清单,实行“跟踪式”记录,对材料不按规定使用,乱扔乱放、铺张浪费等情况进行考核通报。
基层各单位以争当“六好区队”“五型班组”为抓手,从区队到班组,从班组到个人,从施工源头进行系统梳理,对工期管理、施工工艺、工程质量管控、安全隐患等流程进行全面分析诊断。根据写实数据分析节支增效、班组进尺、行为隐患情况、出勤率等情况,查找各班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入分析原因,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持续深挖内潜,坚持“能用旧的不领新的、能修复的绝不废弃”的原则,严格落实工具房人员修旧复新责任制,加大修旧利废奖励,建立回收上交奖励制度,分类建立废旧物品回收奖励明细台账,把精益管理落实到各项工作的“细枝末节”,全力实现降本增效“最优化”,稳固生产经营“基本盘”,以降本增效点燃矿井高质量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