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杨村煤矿:筑牢安全基石 护航高质量发展

作者: 徐姗姗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15日

在杨村煤矿,安全生产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融入日常、做在平常、严在经常的生动实践,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矿井安全保障水平、管控能力与人员安全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为高质量发展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防护墙。

标准化筑基,让安全“看得见”

走进杨村煤矿,整洁规范的料场、标识清晰的通道、井然有序的工作面,无不彰显着标准化建设的精细成果。该矿坚持朴素实用的理念,大力推广标准化图册应用,以“设施完备、规范统一”为目标,通过硬化、亮化、标识化等手段,建设了规范的外围标准化料场,实现了物料的动态上架管理。

“我们现在对采掘工作面进行精准治理,小到单轨吊的一个配件、一件小型工具,都明确了管理标准。”该矿掘进工区主管工程师田红亮介绍道。此外该矿还优化牌板悬挂与填写标准,规范胶带输送机里侧风水管路布置,统一掘进机电缆过路方式,持续开展“精品掘进头”“精品工作面”评选工作,杜绝返工现象发生,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切实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角落。

精准化管控,为安全“加把锁”

该矿以“安全生产管控提升年”活动为契机,深入推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并对“八条硬措施”责任任务清单进行了全面的“复盘”自查,形成了28项具体任务,按月总结上报。动态更新的“两个清单”机制,确保了问题及时发现、措施精准到位,三季度,排查出31条问题,制定了共计100条整改措施,整改率达到100%。

同时,采取“专项检查、安全专盯、集中整治、日常监察”的组合拳方式,编织了一张密实的安全监管网。通过编写32项现场安全确认内容,顺利迎接了6次动态检查与安全“体检”,并主动开展自查自纠,形成的37条整改清单全部实现闭环管理。在加强“六大区域”治理,特别是推进大跨度区域管理方面,绘制了明细表,设置了管理台账,明确了责任范围,并新布设了127个围岩观测点和34个顶板离层仪,为顶板安全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

素质化提升,让安全“化于心”

人的因素是安全生产的核心。杨村煤矿将提升全员安全业务素质摆在突出位置。利用早会、生产会、班前班后会等多种场合,采用新旧版对比等直观方式,分层级、全覆盖地宣贯解读新版《煤矿安全规程》,累计开展274场次。

“通过‘每周一案’的常态化警示教育,那些案例就像警钟,时时在耳边敲响。”综采工区会议室里职工深有感触地说。该矿以“区队长话安全”“技术主管讲知识”“支部书记寄亲情”三大活动为载体,健全“三日三课”安全管理机制,常态化开展“每周一案”安全警示教育,截至目前,该矿已开展警示教育活动96场次。

在强化培训方面,杨村煤矿多措并举。三季度,共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10期510人次;外委送培297人次,完成率105.7%;内部脱产培训13期502人次;专业培训365人次,完成率107.4%。同时,积极搭建技能提升平台,通过“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选拔了3个工种的9名优秀选手参赛,并成功举办了“超越杯”岗位技能比武,涵盖18个工种,320人参与了岗位练兵,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通过多点发力、多措并举,杨村煤矿构筑起一道“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的安全立体防线,正以更加坚实的步伐,在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