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御寒有“道”:杨村煤矿的温暖兵法

作者: 赵伟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17日

针对近期复杂多变的异常天气,杨村煤矿把冬季“三防”作为安全工作重点,坚持早安排、早准备、早落实原则,精心组织,强化落实,全面部署防寒、防冻和防火工作,积极构建冬季“三防”安全保障网络,全力确保矿井平稳运行,为职工营造温暖、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

筑牢“免疫系统”,构建制度防护网

该矿成立冬季“三防”工作领导小组,划清管理“责任田”,明确奖惩“度量衡”,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同时,设立专用库房,对防寒、防冻、防火物资进行集中储备与管理,实现了“人员、方案、措施、物资”的四位一体落实,确保一旦需要,能够快速响应,及时到位。这套健全的“免疫系统”,为矿井冬季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各项指令能够高效传导,各项资源能够优化配置。

畅通“生命线”,守护温暖与行稳

该矿组织专业力量,对工广区范围内的供暖管路、暖气片进行了“拉网式”体检和“精细化”维护。对发现的锈蚀、漏水、漏气等“血管老化”问题,立即进行手术式更换;对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哨兵”进行严格校验,确保其灵敏可靠。强化冬季车辆管理,严格落实冬季行车防滑、防冻措施,加强对车辆的性能检查和驾驶员的安全教育,确保风雪天气下人员通勤和物资运输的安全顺畅。通过这些举措,切实保障了从工作场所到生活区域的温暖延续,以及矿区交通脉络的行稳致远。

高筑“防火墙”,清除隐患于未然

该矿充分利用广播、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阵地,广泛宣传火灾预防、天然气使用等安全知识,全面提升职工的自防自救能力。

严格排查整治,“消防利剑”除隐患。对生产现场、地面仓库、生活区、俱乐部、餐厅、氧气乙炔站、木料场等消防重点场所,以及主副井、风井、变电所等关键岗位,进行定期、不间断的“扫描式”清查。严格规范用电、用气、动火作业管理,加强消防器材的维护保养,对失效或缺失的及时更换补充,确保“武器”精良。同时,强化专职消防队伍的业务训练和应急值守,确保一旦出现火情,能够快速反应,实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擦亮“千里眼”,精准预警御天灾

面对可能出现的暴雨、强降温等灾害性天气,被动应对远不如主动预警。杨村煤矿积极擦亮监测预警的“千里眼”,力求精准洞察天候变化,防患于未然。

该矿建立健全与当地气象部门的沟通联动机制,充分利用气象信息网络平台,密切跟踪天气预报,动态掌握雪情、冻情信息。完善了灾情信息快速发布渠道,确保对灾害性天气能够早知晓、早预警、早处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应对暴风雪、消防及其他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使其更具规范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指令清晰、程序明确、处置有力。

紧握“考核尺”,压实责任促长效

为确保冬季“三防”工作不走过场、常态长效,杨村煤矿引入刚性约束,制定并实施了切实可行的安全考核管理办法,手握一把衡量工作成效的“硬尺子”。

该矿将冬季“三防”工作依规纳入矿井安全管理体系,并作为每周四地面规范化检查的必查内容,通过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和频次,对发现的安全设施不齐全、安全措施不落实等问题,坚决予以曝光,严肃追究责任,限期整改到位,形成闭环管理。这把“考核尺”的运用,有效压实了各级、各岗位的安全责任,倒逼各项措施落地生根,保障了冬季“三防”工作的健康、持续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