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庄煤矿以“钉钉子”精神深化推进“六精六提”融合管理,用一套套“组合拳”打破管理壁垒、激活内生动力,让制度落地有声、创新结出硕果,实现了效率、效益与安全保障的全面提升。
机制革新:“硬举措”催生“新活力”
为紧跟两级公司战略部署,兴隆庄煤矿对考核体系进行“扩容升级”——将核心考核指标从22项优化至29项,覆盖更全、指向更准。每月考核团队都会围绕工资分配公平性、信息系统数据准确性、问题整改闭环率等关键环节,开展常态化“体检”,确保各单位运行“不偏航”。
不仅如此,《融合管理信息系统常态化运行管理办法》的出台,更是为系统管理立下“规矩”:明确各模块“责任田”,细化考核标准到每一个操作环节。管理人员化身“数据管家”,每天紧盯班清班结数据、每月严审市场化与精益化录入情况,动态监控系统运行状态,让“指尖上的管理”既高效又精准。积极搭建创新“展示台”,大力倡导“让创意变项目、让项目变成果、让成果变效益”。通过全矿推广各车间的亮点工作与先进经验,将个人智慧转化为集体财富。上半年,创新成果申报量同比增长13.2%,50个优秀项目获得奖励,形成了“既有面子,更有里子”的积极导向。此外,来自一线的117项小改小革提案中,24项获评矿级优秀,这些“微创新”如涓涓细流,为矿井降本增效注入了不竭动力。
现场管控:“铁规矩”守好“责任区”
该矿将现场治理视为展现管理水平的“窗口”。对于地面100个岗点,推行“绣花功夫”式的精细化管理,依据专项检查方案,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突击检查。特别是对办公场所6S管理,严格执行“周检查、周通报、周闭环”机制,问题立行立改,让整洁有序成为常态。
在安全生产这一“生命线”上,通过《提升生产部室管理人员下井工作质效管理规定》,强力推动管理力量下沉。生产部室管理人员利用带班、检查、技术会诊等,化身“现场解决者”,对安全隐患立查立改,显著提升了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环境秩序管理同样体现“精细化”。通过划分专属停车区、实施动态巡检,有效根治了“停车乱”现象,营造出规范整齐的矿区环境。
精益驱动:“细功夫”打造“新引擎”
该矿将“六精六提”融合管理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抓手,通过细化评价标准、加强考核与培训,推动精益管理从“纸上蓝图”落到“地上现场”。
在精益创建层面,聚焦精准选题,发挥精益项目的“领头雁”效应;在区队与班组建设中,设立精益管理看板,使管理进度、问题与成果一目了然,驱动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同时,全面梳理地面标准化示范点,制定提升清单,让精益工具在现场“开花结果”。
物资与能源管理是精益化的重点领域。该矿将重点管控物资类别从19个扩展至24个,覆盖全矿消耗的93%以上,并严格执行“月统计、半年预考核、年度兑现”模式,确保消耗受控。通过定期清仓利库、内部调剂,盘活闲置资产;依据回采进尺下达回收指标并严格考核,实现物料“应回尽回”,将“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
在节能降耗上,“避峰填谷”成为铁律。通过每周检查泵房开泵时间、联合调度室优化设备检修与生产时序,确保“峰期检修、谷期生产”精准落地。此外,通过优化供电系统、精简配电设施、清理闲置负荷等一系列举措,将节能理念渗透到每一个生产环节,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打造了强大的绿色“新引擎”。
从考核升级到创新赋能,从现场治理到精益深耕,兴隆庄煤矿正以“事事有标准、处处有管理、人人有担当”的姿态,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