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焦化聚焦生产现场设备瓶颈,以技术革新为抓手,精准破解运行难题,在筑牢安全防线、提升生产效能的同时,实现显著突破,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下好隐患治理“先手棋”

“甲醇精馏地下槽液位计正压侧取压口堵塞,测量数据失准,无法远程控泵,只能依赖人工高频排液,不仅仪表检修频繁、工作量倍增,长期来看更存在安全隐患。”甲醇车间操作人员向技术员反馈道。
针对此问题,该公司技术团队迅速响应,靶向施策,重构取压系统,将正压侧取压口迁移至备用点位并加固法兰,加长变送器负压侧法兰,适配毛细管长度,精准移位差压变送器并完成配管穿线升级。改造后,液位测量精度大幅提升,工艺实现自动控泵,杜绝了泄漏隐患,同时降低人员劳动强度与检修频次,实现了安全与效率双丰收。
打好技术改造“主动仗”

该公司以技术改造为“突破口”,聚焦生产监控薄弱环节,采用设备升级和信号优化等措施,解决实际生产难题。面对1#焦炉高压氨水电磁流量计频繁故障、流量监控盲区等难题,公司牵头对比选型,摒弃低精度设备,选用适配的对夹式超声波流量计,完成信号远传改造,实现流量实时可视化,不仅彻底消除设备故障隐患,还能精准判断氨水供应状态,有效保障了焦炉工序稳定达标,同时节约外委检修费用约0.5万元,技术降本实效显著,为降本增效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出好灵活管控“组合拳”

炼焦车间技术员在一次现场观察中提出:“除尘系统风机若能实现单机独立启动并增加状态显示画面,将有助于降低能耗并提升安全性。”
该公司高度重视该建议,经现场调研确认现有“双机联动启动”模式存在优化空间,随即组建专项小组开展技术攻关。立即成立攻坚小组。通过修改控制程序,克服设计缺陷,实现单台风机独立启动功能,让工艺人员可根据工况灵活管控。同时在启动画面增设已选风机提示文字,结合指示灯颜色变化构建双重确认机制,辅助操作人员快速核验、提升效率,杜绝操作失误,保障了工艺重要操作环节的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