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10月27日文案:【风采录】煤化工程公司张彬:以匠心守初心 用实干带队伍

作者: 辛红  韦怡龙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24日


【编者按】兖矿能源进一步发挥“孵化”作用,拓宽青年成才路径,高效利用各基层单位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孵化”作用,组织动员团员青年积极投身理论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活动,积极为青年职工成长成才铺好路子、搭好阵地。

在煤化工程公司组织的三季度班组自主安全管理典型经验交流中,联泓项目部张彬作为检修班副班长,将自己常年扎根生产现场的实践与思考娓娓道来,为同行提供了生动的参考样本。他从一名普通员工逐步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班组长,积累了丰富的班组管理经验。

根据兖矿能源新闻中心策划,兖矿能源网【风采录】栏目本期推出《煤化工程公司张彬:以匠心守初心 用实干带队伍》。




兖矿能源各部门各单位把先进典范精神贯彻弘扬到基层、渗透到每名干部职工、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推动先模精神进基层、到班组、入岗位,为公司改革发展传递好声音、凝聚正能量。

以各类先进集体和先模人物表彰为契机,兖矿能源激励广大先进典型、劳动模范争做“传授知识、带徒育人”的表率,全面提升带徒能力和成效,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让企业高质量发展后继有人。争做“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表率,充分发挥个人才智,积极投身小改小革、技能竞赛、合理化建议征集等活动,在提升工作效率、改进工艺流程、节省劳动体力等方面动脑子、想点子,寻求更加科学的办法方案,以创新的思维和举措,推动专业乃至行业领域的不断突破。

兖矿能源及其权属单位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积极宣传劳模、先进的高尚品德和典型事迹,集中发力2025年工作任务目标。举办“青春对话劳模匠心筑梦成长”面对面分享会,传承弘扬劳模工匠精神,积极营造“劳动光荣、工人伟大、青年先行”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奋勇担当、建功立业,为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结合“爱企三问”大讨论活动和“爱企如家、强企有我”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成立宣贯工作会议精神宣讲团,组织开展各层面宣讲活动,宣讲范围覆盖各区队、班组人员。紧紧围绕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打造“四新国企”的目标,牢固树立争先意识,努力在煤炭产量、成本效益、和谐稳定等方面走在前、做表率、当标杆。


煤化工程公司张彬:班组长这个岗位很平凡,但意义不平凡

“班组长不能光动嘴、不动手......”

“没有‘金刚钻’,怎能揽‘瓷器活’?”

在煤化工程公司组织的三季度班组自主安全管理典型经验交流中,联泓项目部张彬作为检修班副班长,将自己常年扎根生产现场的实践与思考娓娓道来,为同行提供了生动的参考样本。他从一名普通员工逐步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班组长,积累了丰富的班组管理经验。

从“零”起步,以勤学磨出“金刚钻”

2016年,张彬从电铝铸造岗位转岗至化工检修钳工,初入新领域时,他连垫片、阀门等基础元件都认不全,堪称检修工作的“门外汉”。

为补上技术短板,张彬把“学习”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白天,他紧跟老师傅泡在检修现场,紧盯设备拆装的每一步流程,仔细记清零件型号、熟练掌握工具用法,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当场请教;晚上,他回到家后仍不松懈,抱着检修规程和设备图纸反复钻研,将白天未吃透的知识点整理成笔记,次日再找机会验证、巩固。凭借这股韧劲,短短一年时间,他就从检维修路上的“小白”逐步成长为可带队攻克高压管口拆装、引发剂系统检修等关键难题的技术骨干。这也让他充分认识到:技术提升没有终点,只有持续学习,才能跟上设备迭代和工艺更新的步伐。

班组管理,以巧劲激活团队“战斗力”

在班组管理中,张彬摸索出一套贴合实际的方法,既重“以身作则”,更善“因人施策”。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张彬始终冲在最前面。

今年夏天,储运乙烯罐区进行检罐工作,因作业环境涉及特殊物质,风险高、难度大。他主动带领几名班组成员驻场施工,从加装盲板、开设人孔,到检罐完成后恢复人孔、盲板并试压,全程坚守现场,手把手指导操作、逐项把控细节。最终任务圆满完成,而他也用实际行动证明:班组长“带头干”,远比“喊破嗓子”更有号召力。

针对班组成员年龄、性格、技能差异大的特点,张彬还总结出 “因人派活、扬长避短”的调配思路。他让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发挥“传帮带”优势,牵头负责技能培训与检修质量把控;安排学习能力强的年轻人参与新技术改造项目,为他们提供成长平台;指派细心沉稳的组员承担精密设备调整与终检工作,最大化发挥个人优势。这种精准的人员调配,不仅让班组整体检修效率显著提升,更让每位组员都能在岗位上找到价值感、认同感。

严把安全质量关,筑牢生产“防护墙”

“不怕得罪人”是张彬坚持的安全管理原则。他带领班组扎实开展 “班前五分钟”“工前五分钟”安全预知及安全交底,要求任何人进入作业现场必须规范穿戴防护装备、持票作业。

曾有一位老员工仗着经验丰富,在高空作业时未系安全带,张彬发现后当场制止并严肃批评,事后还专门找对方谈心,说“你不是为我干活,你是家里的顶梁柱,安全不是儿戏。”真诚的提醒让老员工逐渐理解了这份严格背后的用心。

他认为,安全管理考验的还是对“隐性细节”的敬畏与管理。此前一次检修任务完成后,班组确认设备试车正常便按时下班,却没想到当晚有保洁人员因作业区域地面残留的液压油滑倒摔伤。得知消息后,张彬立刻赶到现场,发现是班组收尾时漏擦了一处油渍。这次教训让他意识到,安全管理不仅要抓“作业前”“作业中”,更不能忽视“作业后”。自此,他在班组推行“作业后三查” 制度,即查设备运行状态、查工具物料清点、查场地清理交接,还鼓励组员互相提醒查漏补缺。这一举措不仅杜绝了类似的次生风险,更让严谨的闭环工作习惯成为班组常态。

“一次做对”是他对质量管控的坚守。他带领班组严格执行“三级验收”制度,自检、互检、专检环环相扣,绝不放过任何一处隐患。去年,在更换引发剂管单向阀时,班组按流程对业主提供的阀门进行检验,张彬敏锐发现其中一个阀门存在故障无法正常使用。他立即向相关负责人汇报,沟通确认后及时更换新阀,避免了因设备质量问题导致的后续返工。“我们返工一次,浪费的是所有人的努力。”这是他常跟组员说的话,也让“一次做对”的质量意识深深扎根在班组每个人心中。

“班组长这个岗位很平凡,但意义不平凡。我将带领班组扎实完成每一项检修任务,以匠心坚守初心,用实干诠释担当。”这是张彬对自己工作的定位。他坦言,自己没有高深的管理理论,始终坚持的,是把公司要求落到实处、把组员心声向上传递,把事情一件一件做好,才能把团队一点一点带起来。


【策划】兖矿能源新闻中心

【制作】兖矿能源网

【协助单位】煤化工程公司

【协助人员】梁爽 

【素材提供】辛红 韦怡龙 

【图文统筹】王艳芹 罗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