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职工风采

鲍店煤矿:绘就“民生四卷” 答好“幸福考卷”

作者: 王凤玲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30日

鲍店煤矿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深度融入企业发展血脉,坚持以职工为中心发展思想,聚焦职工群众关切的“衣食住行”问题,扎实推进一批民生“微实事”,将“创建职工生活幸福型企业”的蓝图,转化为千尺井下可感可及的温暖日常,搭建起企业与职工“双向奔赴”的幸福桥梁。

卷一:衣之暖——针线之间织就“安全防线”

走进鲍店煤矿综合服务中心洗衣房,40℃以上的高温裹挟着水汽,24名洗衣女工在这里常年坚守,守护着全矿1900余名井下职工的穿衣“体面”与“安全”。

“一件工服从收到洗,再到烘干、缝补、上架,要经过十多道工序。光把洗衣机里的湿衣服拽平抻顺,一次就得干40分钟,胳膊常酸得抬不起来。”洗衣工彭庆菊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这项平凡工作的不容易。高温挡不住责任心,她们年均清洗工服35万余套次,主动缝补破损工服6000余件。那些细密的针脚,不仅让工服保持整洁完好,更织就了井下职工安心作业的“第一道安全防线”,让矿工下井时多一份放心,上井后多一份舒心。

卷二:食之安——“幸福食堂”吃出“家的味道”

“食堂菜价降了,花样多了,免费粥、免费蜜薯,大白馒头1元钱4个,暖心又暖胃!”职工的满意,源于“幸福食堂”的持续升级。

该矿精准对接职工职工“舌尖需求”,让“金牌厨师”轮番掌勺,大锅菜降价1元,免费粥品日日更新,时令菜、特色窗口不断推出,让职工每天都能吃到新鲜口味。

美味背后是严格的“安全闭环”:职工代表常态化巡视检查,从食材溯源、加工制作到餐具消毒,每一个环节都全程监督,确保“每道菜的成本、费用都明明白白,每一口饭都吃得安心”。今年中秋,食堂还加工2.98万斤“暖心月饼”,让职工在传统节日里感受家的温暖。如今,该矿食堂满意度高达98.61%,获评“山东省健康食堂”称号,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李占生说:“我们要用烟火气焐热职工的幸福感,用‘家味道’为下井职工添能量。”

卷三:住之舒——“舒心工程”营造“归家之感”

让一线职工洗去疲惫、安心如归,是鲍店煤矿“舒心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通过淋浴设施智能化改造,确保热水“即开即有”;常态化深度清理,营造干爽、洁净、无异味的洗浴环境。在“幸福公寓”,饮水机升级为24小时供应,自动售卖机进驻惠工驿站,优质后勤服务感受到下井职工感受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怀。他们还将打造劳模公寓、探亲房,让“家的延伸”触手可及。“以前饮水机定时供水,现在24小时都能接热水,还添了自动售货机,生活确实更方便了。”职工代表翟德鹏感慨道。

卷四:行之便——“绿色通勤”驶出“幸福加速度”

从地面到井下,一场关于“行”的变革悄然发生。

“以前停车靠‘抢’,现在新增了106个车位,上班路上心里踏实多了。”职工纷纷为新建的停车场点赞。与此同时,13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投入使用,可同时满足26辆车的快慢充需求,为职工绿色出行“续航”。

针对班车出行需求,该矿优化12条班车路线、增设12个站点,打通服务职工的“最后一米”。地面通勤更便捷,井下出行也提效,井下生产途中则恢复猴车运行、推行“交班前再跑一趟”制度,减少职工无效等待时间,实现通勤与作业效率“双提升”。

幸福赋能:从“身安心暖”到“发展共赢”

企业的温度,不仅体现在对职工日常生活的关照,更延伸至身心健康与发展平台的全面构建。

“康美驿站”作为升井职工“打卡”的“幸福地标”,提供健康监测、雷锋理发、心理减压等服务,今年已惠及4000余人次。全员健康体检覆盖率100%,心理健康服务同步跟进,为职工构筑起坚实的“心理盾牌”。

该矿扎实推进“10+N”民生实事,创新搭建“码上办”平台,形成“诉求-研办-回访”闭环管理,累计办结事项520余项,满意率超98%。“四类专属仪式”为新员工、青年职工、寿星、荣退职工送上企业的关怀与尊重。双创基地、创新工作室、“安康杯”技能大赛为职工铺就成长“黄金赛道”,目前孵化国家专利136项。

“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方向。”矿党委书记赵计华表示,“只有真正把职工放在心上,职工才会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干。”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从“衣食住行”的细微关怀,到“身心发展”的全面赋能,鲍店煤矿用一件件可感可知的民生实事,诠释着“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也解锁了属于新时代矿工的“幸福密码”。如今,该矿已荣获全国特级安全高效矿井、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等多项国家级荣誉,一幅以民生底色绘就的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在这片乌金热土上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