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机轰鸣的工作面,“党员责任区”的牌板格外醒目;职工公寓,新投用的共享洗衣机前笑语盈盈;调度室的屏幕上,智能化开采的效率曲线持续攀升。近年来,南屯煤矿党委以“固本强基、提质增效”为目标,以“小切口”破解“大难题”,用“项目化”激活“红色动能”,推动31个党(总)支部走出“一支部一特色”的创建之路,让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煤海深处闪闪发光。

破局: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以前支部工作多是‘按部就班’,工作亮点不突出、特色不够。要积极探索推动党建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和谐稳定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才能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矿党委书记史成磊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上开篇点题,道出了基层党建工作的痛点。为破解这一难题,该矿党委首先从“顶层设计”破题:组建专项调研组,用1个月时间走遍所有支部,摸清各支部在过硬党支部建设、党建品牌创建、生产任务、人员结构上的“家底”,形成“一支部一诊断报告”。
在此基础上,确立“分类指导、靶向创建”思路,搭建“支部申报-部室指导-党委审批” 三级选题机制,针对综采、掘进等井下生产支部,重点打造“安全攻坚型”特色;针对机电、通防等井下辅助支部,聚焦“技术创新型”建设;针对地面后勤、机关部室等服务支部,侧重“暖心服务型”培育。经过层层筛选,31个特色项目最终敲定,涵盖党建与安全生产、节支降耗、暖心服务等五大领域。同时出台《党支部特色化工程创建活动实施意见》,将党支部特色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党组织工作责任考核,每季度由党群部室“下沉”督查,避免创建“走过场”,让每个支部都有明确的“发力点”。

出彩:从“千篇一律”到“各展所长”
走进综采一区党支部,“党员责任区”考核标准上,每名党员的名字都与“安全责任落实、现场隐患排查”等任务绑定——这是该支部“七小七用心”特色机制的核心内容。支部党员带头开展“班前查思想、班中查操作、班后查隐患”,今年以来累计排除安全隐患36处,违章次数较去年同期下降了82%。
机电工区党支部则以打造“机电先锋‘一专多能’特训营”为特色,以学新技术、用新技术践行对党忠诚,组建由党员技术骨干组成的“先锋团”,采用“理论+实操”模式,累计授课40余次,覆盖工区职工500人次。今年以来,“党员技术先锋组” 主导的技术革新项目累计创效168.52万元。通过优化设备参数、减少故障停机,全年减少设备维修费用32万元,降低能耗成本18万元。储备了充足的核心岗位人员,避免了因人员变动导致的外聘技术人员费用,年节约人工成本25万元。

见效:从“党委搭台”到“支部唱戏”
“支部特色创建不是“花架子’,要让‘党建红’变成‘发展强’。”矿党委书记史成磊在四季度政工例会上强调。为让特色创建成效真正落地,该矿将党支部特色项目完成情况与党支部书记绩效考核、年度述职评议等直接挂钩,优秀项目可获专项奖励。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正通过一个个特色举措,转化为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从井下到地面,各支部的特色亮点接连涌现:综掘一区的“党员主讲”机制,使班组平均故障处理时间缩短了30%。掘进工区(防冲工区)实施“动车组”工程,党员攻坚组通过改进关键技术参数,成功创造炮掘岩巷单进4.2米的最高纪录,并提前12天安全贯通。今年以来,累计破解类似生产技术难题6项。武保协同党支部打造“红色防线”,组建“党员先锋督导队”,矿井关键区域隐患排查覆盖率达100%。特色创建真正成了推动矿井度危求进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党委荣获山东能源集团先进基层党组织、矿井荣获兖矿能源先进单位,连续16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井下有“党员责任区”带头攻坚,井上有“幸福食堂”“幸福公寓”传递温暖,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愈发坚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煤海深处的党旗,正以更鲜活的姿态,引领着矿井在度危求进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