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鲍店煤矿的煤场里,总有一个身影格外醒目:红色安全帽下目光坚毅,蓝色工装沾满煤灰却难掩挺拔身姿,长筒胶靴踏过泥泞依旧稳健。他就是尹明超,从驻香港部队的“橄榄绿”到煤矿发运一线的“攻坚者”,这位退役军人用二十余年的坚守,在平凡岗位上续写着“忠诚与担当”的答卷。
军旅底色:“硬核”基因融入岗位。1996年,18岁的尹明超怀揣热血穿上军装,凭借过硬素质入选驻香港部队,1997年随部队进驻香港履行防务使命。服役期间,他多次承担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宾检阅任务,获评“优秀士兵”并获通令嘉奖。“军人的天职就是冲锋在前”,这段经历让“忠诚担当”深深刻进他的骨子里。
退伍后,尹明超先后在鲍店煤矿保卫科、武装部任职,干啥都透着军人的较真劲儿。2018年调任洗选发运中心副主任,面对地销煤发运这一全新领域,他坦言:“就像新兵训练,不懂就练,练到精通为止。”
一线攻坚,“冲锋”姿态破解难题。地销煤发运是煤矿的“窗口”,涉及生产调度、客户协调、环保治理等多重环节。为啃下这块“硬骨头”,尹明超把办公室“搬”到煤场,整日与煤堆、车辆、设备打交道。
针对东西煤场扬尘难题,他带着团队爬上几十米高的煤山铺防尘网,给“乌金”披上“绿衣”;创新推行环保网格化管理,牵头设计安装智能喷淋设施,降尘效率提升30%,彻底扭转“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作业环境。2019年储煤棚投用后,他带队赴兄弟单位取经,蹲在皮带运输机旁反复调试,解决了给煤机落煤点偏移故障,设备运转效率提高20%。
2020年,针对客户反映的发运秩序问题,他调研推出“四法”发运制度:按库存定总量、按计划排车数、当日任务当日结、定时巡查保畅通。这套“组合拳”让地销煤单日发运量屡破纪录,在迎峰保供中“不掉链”。在他推动下,煤矿一体化地销煤发运系统建成投用,火车智能装车改造项目填补山东省及山东能源集团技术空白,年创效超700万元。
党建领航,“红色堡垒”扎根一线。作为党支部书记,尹明超以“红色传承,绿色智能发运”党建品牌为引领,把军魂融入支部建设,让党支部成为攻坚克难的“先锋队”。
他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全年开展安全警示教育200余次,通过“记名式”学习、心得体会评比让理论入脑入心;坚持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经支委会集体研究,专题组织生活会梳理整改问题6条,民主评议出“优秀”党员7名、“合格”党员18名,让支部决策凝聚共识。
在他推动下,支部“三会一课”规范开展,“三个主题日”活动累计举办23次。通过“1+1+N”党员联系服务机制,党员化身政策宣传员、信息员、联络员,走访慰问困难职工3人,发放救济款2900余元,架起党群“连心桥”。
“一区两岗三队”攻坚体系是他的创新手笔,皮带运输队设党员责任区和突击队,火车装车队设示范岗,地销队设先锋岗,实现重点任务全覆盖。围绕“五好”标准实行“一月一查、一季一评”,考评结果与市场化工资挂钩,上季度就推动解决现场问题68条,先进区岗队获2000元、1000元奖励。支部还创新“三法教育”:以“爱企三问”叩问初心,以志愿服务践行使命(全年完成环保攻坚等志愿活动30余次),以岗位建功激发活力,“有问题码上提”二维码让问题解决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破题”。
清风铸魂,用“底线”守护赤诚初心。“地销煤发运环节诱惑多,但咱是国企人,底线绝不能松!”尹明超常给同事敲警钟,自己更是率先垂范。有运输户想送金卡,被他当场严词拒绝;有人趁红灯塞礼品,他锁死车门,绿灯一亮便驶离。“不贪不占,腰杆才硬,工作才顺”,朴实话语掷地有声。
如今,在尹明超带领下,“绿色、智能发运”党建品牌愈发响亮,党支部连续三年获评矿“先进党支部”。从驻港部队的“钢铁卫士”到煤场里的“发运先锋”,他换了岗位,没变的是军人的血性与党员的初心,就像煤场边的白杨,深深扎根一线,守护着“乌金”运输的畅通,更守护着那份永不褪色的赤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