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杨村煤矿煤质发运中心一片“热辣滚烫”的奋战景象——装载机轰鸣不绝,运输车有序穿行,工作人员在各作业点紧张忙碌。这里,不仅是煤炭“旅程”的起点,更是矿井经济效益实现的关键一环。面对全年目标任务的冲刺阶段,一场围绕提质增效、经营创效、节支降耗的攻坚战役已全面打响!

“精耕细作”守护煤质“生命线”
“煤质就是效益,质量就是生命”的理念,在这里已融入每一个工作环节。该矿以“产、储、运”全链条管控为抓手,持续“精耕细作”,筑牢质量防线。
走进储煤区,犹如步入一个“煤炭超市”,不同煤种分区存放、对号入座,井然有序。老王正带领班组巡查煤堆,俯身挑拣杂物。“一个编织袋、一块橡胶皮都可能影响整批煤质”他边说边将杂物投入专用收集袋,“我们得像‘清道夫’一样,确保煤炭纯净度。”这样的精细作业,每天都在上演。
在规范发运环节,标准化作业更显严谨。装车区警戒线分明、指示牌清晰,调度员通过对讲机精准指挥车辆。装车工老张有二十多年经验,他严格按煤种要求操作设备,“混装、分层装等行为绝不允许。”采样员小刘也表示:“我们必须保证采样真实可靠,对客户负责,也对自身负责。”
这套提质增效“组合拳”,彰显出该矿对质量的极致追求,目标直指全年超1000万元的提质增效额!

“双轮驱动”跑出经营“加速度”
强化产销协同是确保矿井效益最大化的关键一环。该矿通过建立并严格执行“日调度、周分析、月总结”的动态响应机制,确保生产、库存与销售节奏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与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实现无缝衔接与同频共振。
每天清晨的生产调度会,是这场协同作战的“神经中枢”。各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不再是简单地汇报数据,而是共同“会诊”——深入分析前一日产量、销量、库存结构以及市场价格的细微波动,精准研判当日的发运重点与潜在风险。这确保了每一个决策都建立在实时数据与集体智慧之上。
该矿运用“竞价发运”与“协同发运”两种模式,双轮驱动,在“竞价发运”中,他们敏锐捕捉市场窗口期,力求实现溢价创效;在“协同发运”上,他们与重点客户、长期合作伙伴保持紧密沟通,保障稳定渠道,以灵活的销售策略应对市场的不可预测性。

“过紧日子”拧紧成本“安全阀”
“省下的就是赚到的!”这句话已成为大家的普遍共识。四季度,节支降耗工作持续深化。
该矿严格成本控制从燃油与转运费两大项入手,装车班长老李近期负责培训司机装车技能。“别小看技术,装得快、准,就能省油省时。”通过提升技能、优化推垛,装车时长平均缩短15分钟,推垛效率提升20%,这些细微改进积累了显著效益。
深挖内潜节支中,该矿“党员先锋攻坚组”发挥带头作用。此前,发运平台液压装置故障,技术骨干小陈带领青年员工利用工余研究图纸,自主完成维修。“能自己干绝不外委”已成为中心工作理念。同时,“6S”现场管理全面推行,物料摆放规范,设备空转损耗降低,环境更加安全有序。
“起步就是冲刺、收官就是决战!”这不只是墙上的标语,更是大家的行动写照。广大干部职工以昂扬斗志和扎实作风,在决胜全年的征程中奋力奔跑,为矿井高质量发展贡献发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