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高效了、太省事了、太便捷了。”
对于“智能化升级改造带给你最大的感受?”这项问题的答案,南屯煤矿机电工区机修班班长李存阳用“三个太”的排比,简短有力地进行了回答。
“原来手动开启主排水管路大闸阀时,每一步都需要人在现场操作盯着看,一个熟练工把五台水泵全部开起来基本需要一个多小时,而且会累得满头大汗,”李存阳介绍道,“现在我们不用到达井下作业地点,而是坐在井上的监控室,点击这个绿色按钮,两秒钟到即可‘一键启动’。”
李存阳向笔者介绍的是该矿智能化主排水系统,该系统自2023年智能化改造后投入使用。此系统通过采用视频AI技术及远程智能控制系统进行排水,管理人员可以在地面监控中心通过以太网远程监测水仓的水位、水泵运行情况、管路流量及电气设备相关信息,以实现主排水泵及其附属设备自动控制和综合保护。
“你看这里,这些红色的标识就是报警信息。如果水泵出现故障,此系统会第一时间报警,我们就会电话通知井下工作人员前去维修。再也不用靠维修人员到达现场,排查故障点、查找故障原因了,劳动量和用工时间都明显减少了。”李存阳介绍起与往年的“不同时”滔滔不绝。
“这个还能实时监测排水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参数变化的趋势,并进行远程诊断,大大减少了我们现场巡检的时间和频率。”该班组成员陈超也在一旁补充道,“以前可不敢信按下按钮就能干活,现在可真是梦想照进现实了!”
同时,该系统还可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自动记录设备运行数据,生成报表和分析结果,预测设备的故障和维护需求,维修工不再需要现场填写10几本记录了。如水泵振动、温度数值出现异常波动,在监控系统中会立刻进行提示。维修工即可根据这些数据提前安排检修、维护计划,这样不仅减少了突发故障带来的停机时间,更是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维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之前这个维修班有三十多人,现在只有十五人。而且这十五人在井下一线不仅是进行水泵的巡检、维修,还有多余的时间去完成别的市场化竞拍工作,不仅创收创效,还能增加个人收入。”该矿机电工区党支部书记张修辉介绍该班组在运用智能化系统后的用工情况。
智能化升级改造给一线职工带来安全、高效、便捷的工作方式,而这样的工作方式则降低了一线职工的劳动强度、提升了幸福指数,且催生了矿井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这就是该矿升级改造“旧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的目的意义。
近年来,该矿以“智”为引擎,先后完成了33下04,33下06,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的生产,采煤机记忆截割、液压支架自动跟机、北斗Imoss惯导自动找直、三机一架协同自动拉移常态化运行,与华为公司合作建成了工作面全景视频拼接项目,并成功常态化运行。
“大刀阔斧”的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是该矿树立“少人则安、无人则安”工作理念的具体体现。下一步,该矿将继续围绕智慧矿山建设和安全高效发展目标,以深化矿井智能化建设为主线,逐“质”向新、提“智”增效,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提升矿井安全生产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