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店煤矿党委在深化“一轴双翼”党建工作模式中,将“一区两岗”创建工作作为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载体及的重要举措,逐步打造“一区两岗”打造成担当与奉献的“前沿阵地”。
严格把关 筑牢基础
“我和小张一起工作了十多年,他平时工作任劳任怨,我们遇见难题都找他帮忙,而且他在班里很有信服力。”在运搬工区党支部党员活动室内,支部委员正在通过个人谈话的形式,了解党员小张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真实状态。
该党支部认为要让“一区两岗”真正发挥作用,选拔出合适的党员至关重要。因此他们成立了选拔小组,制定了明确且关键的选拔标准,将是否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过硬的业务能力、良好的群众基础以及在关键时刻能否勇挑重担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通过党小组推荐、民主测评、个别访谈等步骤,对党员进行全方位的“诊断”,慎重地确定 “一区两岗” 人选。为了能够赢得群众的信服,他们将入选人员张榜公示,公示信息详细地列出了入选党员的基本情况以及入选理由,张贴在单位人员最集中的会议室。在公示期间,大家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者意见,如果有任何异议,选拔小组都会再次认真核实情况,确保不出差错。正是这样严谨、透明的选拔流程,让每一位入选的党员都是实至名归,也让大家看到了党组织选拔的公正态度,从而保障了“一区两岗”党员的选拔质量,为后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团队发力 同步提升
走在该矿-430胶轮车候车硐室,一块醒目的“党员服务驿站”牌板赫然映入眼帘,这里放置了一个热水桶,墙上设置了一个失物招领箱,旁边还有其他便民小设施,地方虽然不大,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胶轮车岗点目前是矿井迎检窗口,胶轮车也是职工到达各工作地点的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所以这里是我们为大家提供各种服务的核心地点。”运搬工区党支部书记刘波介绍。
独木不成林,单丝难成线。该党支部深知要想充分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区队整体管理水平,必须将“一区两岗”串联起来,实现团队发力。
他们根据生产实际,结合职工群众日常所需,先后组织成立了党员服务小队、突击小队、创新小队、帮扶小队四个团队,为每个团队制定详细且清晰的岗位职责说明书,明确在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服务水平、创新成果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与目标,让党员清楚知晓上岗后需承担的责任与努力方向。“党员服务驿站”就是党员服务小队所承担服务内容的一个小缩影。其他三个团队在区队发展过程中,也都有各自的工作职责,并且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向7311工作面辅顺进铺底料时,虽然路面湿滑,巷道断面窄,途中有杂物堆积,给车辆通行带来诸多挑战,但依然主动请缨、带头担当的突击小队;聚焦矿井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技术与薄弱环节,以助力矿井节能减排、提质增效为目标,自主开展小改小革并在现场推广应用的创新小队;善于做思想工作,方方面面关注职工生活,千方百计解决职工家庭矛盾、思想疙瘩的帮扶小队。
四个小团队的成立,在区队内部形成了以党员带群众、全面发力、同心同向的良好格局。
组织关怀 保驾护航
“今年我们的生产任务重,党员突击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提议,在向矿推荐优秀共产党员时,在总名额不变的前提下,给他们多分配一个名额。请大家发表意见,并进行表决。”在支委会上,该区党支部书记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对于身处“一区两岗”的党员们来说,这是一种极大的认可和鼓励。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本来就是冲在前面,比别人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付出了更多的努力。评先树优名额的适当倾斜,就是对他们付出和担当的最好褒奖。
不仅如此,该党支部还注重团结车间工会、女工、团组织的力量,及时关注身在“一区两岗”上党员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困难,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及时探望生病党员,叮嘱他们安心养病;建立困难党员档案,每年“七一”前,帮助其申领矿上的困难党员慰问金;发动身边力量,为单身离异的职工牵线做媒等。这些做法,让他们承担更多责任的同时,更多地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解决其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积极地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大家做榜样,为集体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能被选进‘一区两岗’,非常荣幸,组织上给予了很多的关怀,我们会担起更多的责任,也会把更多的爱奉献给职工。”党员小王说。